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杨亿的《钱大夫赴并州》 全文: 太原西北劲兵处,地直云中控定襄。 六月出师平玁狁,九天选将下文昌。 车鱼辟士应难得,诗礼临戎亦未妨。 缓急羽书须自草,平安烽火镇相望。 柳营禀畏将军令,毳幕怀来塞下羗。 清啸肯饶刘越石,长缨终係左贤王。 关山万里边尘静,亭馆三冬朔雪狂。 笛怨梅花新度曲。 樽倾竹叶浅飞觞。 禦寒应觉重裘暖,料敌悬忧两髩苍。 祇待今年破虏后,徵归论道坐岩廊。
参考注释六月《诗·小雅》篇名。序云:“《六月》, 宣王 北伐也。”《国语·晋语四》:“ 秦伯 赋《六月》。” 韦昭 注:“《六月》,道 尹吉甫 佐 宣王 征伐,復 文 武 之业。《小雅》其诗云:‘王于出征,以匡王国。’二章曰:‘以佐天子。’三章曰:‘共武之服,以定王国。’此言 重耳 为君,必霸诸侯以匡佐天子。”后多用以指卫国定乱的正义之师。《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七·梁郊祀乐章》:“白日体无私,皇天辅有德。七旬罪已服,六月师方克。”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於是竿木羣兴,风云毕会,兴六月之师,振九天之鋭。” 出师(1) 完成从师学艺 (2) 率兵征讨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玁狁即 猃狁 。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诗·小雅·采薇》:“靡室靡家, 玁狁 之故。” 毛 传:“ 玁狁 , 北狄 也。” 郑玄 笺:“ 北狄 ,今 匈奴 也。” 元 马致远 《汉宫秋》楔子:“ 獯鬻 玁狁 ,逐代易名;单于可汗,随时称号。” 鲁迅 《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 玁狁 早到过中原,五胡来过了, 蒙古 也来过了。”参见“ 獫狁 ”。 九天 天的最高处,形容极高。传说古代天有九重。也作“九重天”、“九霄” 驰至九天。——唐· 李朝威《柳毅传》 下文(1) 指文章中某段或某句后面的文字 (2) 比喻事情的发展或结果 怎么没有下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