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题三友轩》 全文: 三友之名始宣尼,直谅多闻益德资。 香山取譬琴诗酒,放达繄非予所师。 独有玉局称正见,直号植物松竹梅。 名称义元隐未发,我将触类引伸之。 苍松自具直之性,梅传春信谅也宜。 摐金敲玉时多闻,妙喻舍竹其复谁。 奚待结契霜雪里,天然同德声应随。 寓意于物有奇遇,名迹历历琳琅披。 十八公的云西笔,海粟长赋留雄辞。 君子林称真定论,国子博士小篆题。 更爱梅事合元宋,小清秘物传今斯。 拣金集狐有如是,自天合也非人为。 尝鼎一脔足味道,况斟雉膏道可知。 箧藏书室识宝重,窗外延客霜其眉。 千株一穗翩左右,是一是二谁然疑。 因苏溯孔志未逮,高山景仰深长思。
参考注释未逮不及;没有达到。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早达》:“ 鈗 以紈袴起家,被遇三朝,富贵安乐,优游林下,则二公所未逮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随分付 张氏 道:‘二十载恩情,今长别矣……必须教子成名,补我未逮之志。’” 高山(1).高峻的山。亦比喻崇高的德行。《荀子·劝学》:“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三国志·魏志·杜畿传》“其得人心如此” 裴松之 注引 晋 杜笃 《杜氏新书》:“今吾亦冀众人仰高山,慕景行也。” 宋 秦观 《吕与叔挽章》之一:“举举西州士,来为邦国华。艺文尤尔雅,经术自名家。正有高山仰,俄成逝水嗟。”参见“ 高山景行 ”。 (2).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西山经》:“又西北五十里 高山 ,其上多银,其下多青碧、雄黄。” (3).少数民族名。 清 魏祝亭 《两粤傜俗记》:“其在西者,种凡三:曰 高山 ,曰 花肚 ,曰 平地 。” 景仰 敬佩尊重;仰慕 深长(1) 含义深刻而耐人寻味;深远 用意深长 (2) 精深 学业深长 译者曰,所以昭炯戒,激众愤,图报复也。则其意深长矣。——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