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晁说之的《游灵岩山寺》 全文: 昔爱屏作山,今爱山作屏。 还曲不可数,两目徒荧荧。 须臾背负巘,恍惝面对陉。 屯聚阵脚马,罗列仙女軿。 秀色非有无,花气自芳馨。 翠麓下靡靡,危峰上亭亭。 借问深几何,飞鸟中暂停。 众异者明孔,白昼观辰星。 霜令殊未酷,黄蕊间青青。 连岫鏁宝符,重壁藏修灵。 世俗那得见,见形不识形。 言念朗法师,于此老禅扃。 应化今何到,空余虎上经。 我如梦中游,梦梦入杳冥。 尔来尘滓醉,不觉一朝醒。 下山如梦断,独疑在茅厅。 朝云到人世,飘飘细雨零。
名句书法欣赏 世俗那得见,见形不识形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世俗(1) 世间一般的习俗 世俗之见 (2) 非宗教的 她不允许他们在去教堂来回的路上谈论世俗的事情 那得1.怎得;怎会;怎能。见形现形;显露原形。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 寿光侯 ﹞能劾百鬼众魅,令自缚见形。”《南史·后妃传上·宋孝武宣贵妃》:“有少顷,﹝ 殷淑仪 ﹞果於帷中见形如平生。” 不识(1).不知道,不认识。《诗·大雅·皇矣》:“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郑玄 笺:“其为人不识古,不知今,顺天之法而行之者。” 唐 韩愈 《闵己赋》:“行舟檝而不识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鲁迅 《<集外集>序言》:“连我自己也诧异那时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识羞。” (2). 西周 刑法中三种可宽恕的条件之一。指误杀。《周礼·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识。” 郑玄 注:“识,审也。不审,若今仇讎当报甲,见乙,诚以为甲而杀之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