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德洪的《送能上人参源禅师》 全文: 我昔游东吴,曾过南山寺。 一识山中人,知是黄龙子。 超然精悍姿,晓日出尘滓。 坐令平生怀,未吐心已死。 别来今十载,岁月乃如此。 近闻归南都,老色更丰美。 遥知君见时,机妙乳生水。 道眼真鹅王,拣辨不容拟。 应怪纳饭师,赶逐倒脱履。 万象争惊吁,虚空笑启齿。 却归下板头,破衲蒙冻耳。 他日重相逢,烦君再指似。
参考注释却归亦作“却归”。退归。多谓辞官回家。 唐 韩愈 《与大颠师书》:“至此一二日,却归高居,亦无不可。” 唐 赵璘 《因话录·羽》:“ 蒙 却归故林,而 赵 公薨於相位。” 南唐 沉汾 《续仙传·王可交》:“ 王渢 具以奏闻,詔称其异。后 可交 却归乡里,备话歷歷。” 板头(1).指过去刷印书籍雕板的板面数。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经三》:“余以为《十三经註疏》板头既多,一时工力恐难猝办。但得将《古註十三经》刻行一部,则大有功於圣学。” (2).指零散的木板。《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厅房楼房烧做一片白地,三口棺材尽为灰烬,不曾剩一块板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