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仲并的《送张持国省干归山阴三首》 全文: 稠众相从地,无言意已倾。 余方厌藜藿,子肯扣柴荆。 短棹起归暮,长亭如别情。 回头听羌管,拍拍唤愁生。
名句书法欣赏 稠众相从地,无言意已倾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众相(1).古代为卿大夫赞礼的人。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每门止一相》:“惟上摈近君相礼,故别之曰君相,以殊於众相也。” (2).佛教语。谓诸种形相。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闻义里》:“至 瞿罗罗鹿 ,见 佛影窟 ,入山十五步,四向户,遥望则众相炳然,近看瞑然不见。” 宋 翁卷 《冬日过道上人旧房》诗:“已知超众相,假质任成灰。” 清 奚侗 《雾泊辽海同中冷作》诗:“一白空濛无众相,四方迷惑况诸天。” 言意(1).言语和意旨。《关尹子·九药》:“天下至理,竟非言意。苟知非言非意,在彼微言妙意之上,乃契吾説。”《吕氏春秋·离谓》:“言者,以諭意也。言意相离,凶也。” 陈奇猷 校释引 孙锵鸣 曰:“‘意’者,即上篇所云‘言之谓也’。言意相离,是不知言之谓者也,故以‘离谓’名篇。” (2).说明意思。 晋 陆云 《与戴季甫书》:“区区至心,谨復言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