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高登的《偕学子游都峤》 全文: 甲子岁秋杪,负罪西南驰。 脚历山万重,身坠天一涯。 茅茨蔽聚落,培塿围孤埤。 何处有洞天,玄真之所栖。 维南颇挺拔,隐隐浮修眉。 采菊东篱下,悠然一见之。 欲往觉旌摇,兀坐嗟黏黐。 彼美二三子,知我多爱奇。 □□□□□,□□登翠微。 天公喜我来,阁雨云垂垂。 坤灵喜我来,林壑回春姿。 山禽喜我来,上下鸣嘤咿。 江梅喜我来,蓓蕾敷南枝。 高兴□幽寻,绝□□□□。 □□□如许,郁葱琐烟□。 谁遣衢聃徒,列此怪状为。 □冯贤主人,痛□弥年非。 我生逢百罹,不慕太庙牺。 况从夺袍简,欣若脱马羁。 投荒得胜践,□与□分宜。 清芬追六逸,余龄寄三危。 明时甘自誓,敢□□□词。 暂游已难得,短畧仍易移。 山脚趣回驭,□□□□□。 □□意默契,欲下思惧迟。 准拟供冥搜,草木□□□。 □气知多少,凄入诗人脾。 暮途双迳松,归马四□□。 出没山光里,乌帽风波披。
参考注释甲子(1) 干支纪年或记岁数时六十组干支轮一周称一个甲子,共六十年 (2) 岁月,年岁 秋杪暮秋,秋末。 唐 唐彦谦 《初秋到慈州冬首换绛牧》诗:“秋杪方攀玉树枝,隔年无计待春暉。” 宋 邵雍 《秋日饮郑州宋园示管城簿周正叔》诗:“我来游日逢秋杪,君为开筵对晚花。” 明 李贽 《与焦弱侯太史书》:“弟岂遂以此一病遽长别乎!若幸获愈,决以此秋杪相见也。” 负罪 负有罪责;身担罪名 负罪潜逃 西南(1) 西南方 其西南诸峰。——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2) ;向西向南 潭西南而望。——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3) 指我国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省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