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全大震的《拟皖城贼遁奏捷志喜同留部诸公作》 全文: 不常忧喜态,言捷便欣然。 北上音何缓,南来膝屡前。 骏功驰赫濯,文德协重玄。 草泽终麋骇,山河自砺镌。 桐陂张胜垒,皖口压雄川。 断后曾临操,坚中故骋权。 股肱分要辅,汤沐枕骈肩。 群丑俄成啸,诸城乍警弦。 久县帷幄剑,数假便宜笺。 仍有王师战,宁论国钺虔。 捣巢停石画,间党沮钩连。 出没浑难测,来回杳莫牵。 神机贵尊俎,妙算后戈鋋。 直赖钟簴福,还惟社稷缘。 稍防蹂晋豫,复截闯秦汧。 穷蹙那知地,狂奔永逆天。 游魂迷凇雾,野烧等飘烟。 王气原留楚,欢声径达燕。 宵衣需泮献,露布走星传。 横赐倾周宝,崇酺狭汉钱。 愿襄彝鼎业,磐石巩岩边。
参考注释钟簴见“ 钟虡 ”。 (1).即钟虡。 南朝 梁 江淹 《空青赋》:“骋神形於鐘簴,舒恠物与雷电。”一本作“ 钟簴 ”。 明 屠隆 《昙花记·讨贼立功》:“荡寇已展云旗,搦管先成露布,报道鐘簴不移,更言庙貌如故。” 清 黄遵宪 《久旱雨霁丘仲阏过访饮人境庐仲阏有诗兼慨近事依韵和之·四用前韵》:“撼门环哭呼高皇,鐘簴何人奉太常?”参见“ 鐘簴 ”。 (2).借指社稷王朝。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应聘》:“ 王敦 志图大寳,手移鐘簴。” 明 夏完淳 《讨降贼大逆檄》:“三百年之鐘簴,德迈五三。” 清 侯方域 《拟思宗改元廷臣谢表》:“安鐘簴於震荡之后,岂曰谋身不臧?”《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公私篇》:“沉沉二千餘年,暗暗二十四姓,籀其史焉,徘徊其鐘簴焉,吾民族之性质,未始不如是,是其足道者!” (3).指钟或钟声。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行乐》:“岂能若西域之鐘簴,不叩自鸣者哉!”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十四:“鐘簴苍凉行色晚,狂言重起廿年瘖。” 社稷 土神和谷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 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史记·陈涉世家》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