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沈奎的《和史大参》 全文:朝发西水滨,夕登城上楼。
 凭楼望行客,落日明长洲。
 天际征哀雁,云边急归舟。
 相携得高侣,呼尊成宴游。
 沧海放孤月,桂满清光浮。
 良暏岂前期,嘉宾信难求。
 露下忘严寒,城隅行且讴。
 虑淡势自轻,心交意终投。
 此夕是何夕,张筵为谁留。
 中夜忍分袂,城戍传更筹。
 不寐忆清胜,翻疑梦初收。
 人生贵适意,一遣遗百忧。
 
 参考注释沧海 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孤月指月亮。因明月独悬天空,故称孤月。 唐  王昌龄 《送人归江夏》诗:“晓夕双帆归 鄂 渚,愁将孤月梦中寻。” 宋  苏轼 《送小本禅师赴法云》诗:“孤月挂空碧,是身如浮云。” 宋  杨万里 《月下梅花》诗:“天恐梅花不耐寒,遣将孤月问平安。” 清光(1).清美的风彩。多喻帝王的容颜。《汉书·晁错传》:“今执事之臣皆天下之选已,然莫能望陛下清光,譬之犹五帝之佐也。”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今之臣不能望见陛下之光景所及。” 唐  李白 《赠郭季鹰》诗:“盛德无我位,清光独映君。” 宋  范仲淹 《除枢密副使召赴阙陈让第二状》:“窃念臣等,自临边鄙,久阻闕廷,入对清光,人臣所愿。” 明  陈与郊 《昭君出塞》:“空庭春暮矣,惊传詔,奉清光,疑错报,幸 平阳 。” (2).清亮的光辉。多指月光、灯光之类。 南朝  齐  谢朓 《侍宴华光殿曲水》诗:“欢飫终日,清光欲暮。” 唐  崔备 《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陆郎中》诗:“剪烛清光发,添香煖气来。” 明  刘基 《雪中》诗之二:“移床漫向明牎下,图得清光好照书。” 巴金 《家》十九:“漫天的清光洗着他们的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