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杜甫的《石犀行》 全文: 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 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 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溢不近张仪楼。 今年灌口损户口,此事或恐为神羞。 终藉堤防出众力,高拥木石当清秋。 先王作法皆正道,鬼怪何得参人谋。 嗟尔三犀不经济,缺讹只与长川逝。 但见元气常调和,自免洪涛恣凋瘵。 安得壮士提天纲,再平水土犀奔茫。
名句书法欣赏 先王作法皆正道,鬼怪何得参人谋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先王(1) 古代帝王。一般特指历史上尧舜禹汤文武几个有名的帝王 举先王之政。——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先王之乐(古代贤王所制作的音乐,即雅乐)。——《孟子·梁惠王下》 (2) 已逝的前代君主 受地于先王。——《战国策·魏策》 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作法(1) 做法 用模子铸造金属品的作法要比有记载的历史早 (2) 作文的方法 (3) 制定法律 (4) 旧时指道士施行法术 正道(1) 佛教名词八正道,认为这是介于自我放任与自我禁欲之间的光明之道 (2) 正当的途径 (3) 正确的道理 鬼怪 鬼魅妖怪。比喻恶人或小人 扫除一切妖魔鬼怪 何得怎能;怎会。 三国 魏 嵇康 《答难养生论》:“在上何得不骄?持满何得不溢?” 唐 杜甫 《最能行》:“若道士无英俊才,何得山有 屈原 宅?” 明 胡应麟 《诗薮外编·周汉》:“四人东南西北,原非同气弟昆,何得悬合若此?” 人谋(1).谓与众人商议谋划。《易·繫辞下》:“人谋鬼谋,百姓与能。” 王弼 注:“人谋,况议於众以定失得也。” 孔颖达 疏:“谓圣人欲举事之时,先与人众谋图,以定得失。” (2).众议;人的谋划。《后汉书·光武帝纪赞》:“灵庆既启,人谋咸赞。” 唐 杜甫 《石犀行》诗:“先王作法皆正道,诡怪何得参人谋。” (3).指人为的努力。《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曹操 比於 袁绍 ,则名微而众寡,然 操 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