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无可的《奉和段著作山居呈诸同志三首次本韵》 全文: 香花怀道侣,巾舄立双童。 解印鸳鸿内,抽毫水石中。 履温行烧地,衣赤动霞风。 又似朝天去,诸僧不可同。 官辞中秘府,疏放野麋齐。 偃仰青霄近,登临白日低。 折腰窥乳窦,定足涉冰溪。 染翰挥岚翠,僧名几处题。 暂收丹陛迹,独往乱山居。 入雪知人远,眠云觉俗虚。 足垂岩顶石,缨濯洞中渠。 只见僧酬答,新归绝壑书。
参考注释中秘见“ 中秘 ”。 亦作“ 中祕 ”。1.中书省和秘书省的合称。《魏书·伊馛传》:“中祕二省,多诸文士。” 明 李东阳 《送张修撰养正擢佥都御史北巡》诗:“共道臺臣出中秘,不比御史尚书郎。” (2).宫廷珍藏图书文物之所。 宋 晁补之 《齐州谢到任表》:“歷尘中秘之五资,坐守集仙之四库。” 金 元好问 《密公宝章小集》诗:“王家书絶画亦絶,欲与中秘论低昂。” 元 虞集 《题旦景初佥司画》诗:“ 毕宏 韦偃 出中祕, 营丘 北苑 开縢缄。” 放野(1).放逐于野。 汉 刘向 《列女传·齐威虞姬》:“ 伯奇 放野, 申生 被患,孝顺至明,反以为残。” (2).撒野,粗鲁没礼貌。 巴人 《姜尚公老爷列传》七:“娘儿们不敢放野,抛头露面到路上屋外来说话。” (3).犹放牧。 柳青 《创业史》第二部第八章:“ 商州 牛多得很,到冬季里,荒山坡上一群一群放野。” (4).我国西南 苗 彝 等族的一种风俗。暮春三月,未婚的青年男女在野外月光下歌舞,相爱者即结为夫妻。 清 魏祝亭 《荆南苗俗记》:“俗以三月三放野,又名跳月。未婚者悉盛服往野外,环山箕踞坐,男女各成列,更番歌,截竹为筒吹以和,音动山谷。女先唱以诱马郎。马郎, 苗 未婚号也。歌毕,男以次賡和,词极謔,殊有音节,听之亦渢渢移人。女心许者,会马郎歌中意以賡之……抵暮男负女去,詰旦偕妻诣丈家。”参阅 清 严如熤 《苗疆风俗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