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韩维的《遗吴冲卿大飨碑文》 全文: 苍碑剥龙螭,突兀古殿侧。 世变文字异,岁久苔藓蚀。 谅非好事者,尘土未尝拭。 我来仰首看,百过不自息。 曩者魏方盛,帝丕托威德。 驰驱百万众,南指斗牛域。 誓将殄氛祲,饮马长江邑。 翠华郁回翔,高会夸故国。 肃肃环佩响,煌煌羽旄饰。 鼓钟何镗鎝,淮汉为震仄。 罢飨示得意,摛文永才勒。 从臣梁孟皇,隶法当世特。 奉诏无与让,淋漓奋其墨。 尔来几千岁,卓卓见筋力。 端庄九鼎重,劲挺群珪植。 威仪商山老,气象汉庭直。 惟昔铭栒戈,先儒固难迹。 况我鄙陋极,视此空叹惜。 常恐日磨灭,不辨点与画。 呼工模于纸,一扫见白黑。 缄包比琼瑶,把玩废寝食。 于时大经九,有诏讲谬忒。 刊之太学中,为后代法式。 冲卿邦家彦,学问古今积。 辞端海鲸连,笔力霜鸷击。 况兹服儒官,洒翰固其职。 楷模所流传,历世动千百。 自非体法正,徒使观者惑。 厥初篆草隶,根本君已极。 聊持钉张玩,庶以参得失。
参考注释鼓钟见“ 鼓鐘 ”。 亦作“ 鼓钟 ”。1.敲钟。《诗·小雅·鼓锺》:“鼓钟将将, 淮水 汤汤,忧心且伤。” (2).鼓与钟。《淮南子·本经训》:“雷鸣之声,可以鼓钟写也。” 唐 鲍溶 《闻国家将行封禅聊抒臣情》诗:“山知槱柞新烟火,臣望簫韶旧鼓鐘。” 宋 苏轼 《大别方丈铭》:“我作铭诗,相其木鱼,与其鼓鐘。” (3).山名。《山海经·中山经》:“东三百里,曰 鼓钟之山 , 帝臺 之所以觴百神也。” 郭璞 注:“举觴燕会,则於此山,因名为 鼓钟 也。” (4).古代掌管鼓钟的官吏。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驳<实庵字说>》:“又请看《大克鼎》吧,所锡的不是有‘史,小臣,霝,龠,鼓钟’吗?霝就是灵,也就是巫。龠是籥师。鼓钟是司鼓钟的官。因为这三者都和史与小臣并列,故知必是同类。这是金文上以‘巫史吏职’为锡品的例子。” 镗鎝 1.亦作"镗鞳"。 2.钟鼓声。 3.泛指乐声。 4.形容波涛或水浪拍击物体的声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