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耒的《赠敦复》 全文: 敦复想为诗,目见无全牛。 天工忌其才,小邑使拘囚。 漫涂以尘埃,讼讯群啾啾。 尚于纷纭中,逸兴时奔流。 不知谁使之,瞥尔为南游。 骅骝解其絷,鹰隼脱于鞴。 山川困搜罗,风月遭嘲咻。 举手聊探之,纵横烂琳璆。 不有同行人,更歌而迭酬。 天应悯子劳,久苦暂使休。 奈何少纵之,一放不可收。 归来见我喜,逸气凌高秋。 我窃不自量,妄将挟甚辀。 心知不可追,子幸为我留。 君方严旗幢,我亦戒戈矛。 将图诘朝见,百败非予羞。
名句书法欣赏 君方严旗幢,我亦戒戈矛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方严方正严肃。《三国志·吴志·鲁肃传》“﹝ 肃 ﹞卒, 权 为举哀”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 肃 为人方严,寡於玩饰。”《南史·蔡廓传》:“ 蔡豫章 昔在相府,亦以方严不狎, 武帝 宴私之日,未尝相召。” 宋 陆游 《贺薛安抚兼制置启》:“恭维某官渊博有传,方严不挠。” 清 赵执信 《谈龙录》:“或曰:礼义之説,近乎方严,是与温柔敦厚相妨也。” 旗幢亦作“旂幢”。1.旌旗。 唐 韩愈 《送郑尚书赴南海》诗:“盖海旂幢出,连天观阁开。” (2).借指战阵。《韩非子·大体》:“车马不疲弊於远路,旌旗不乱於大泽,万民不失命於寇戎,雄骏不创寿於旗幢。” 戈矛(1).戈和矛。亦泛指兵器。《诗·秦风·无衣》:“王于兴师,脩我戈矛,与子同仇。” 汉 张衡 《东京赋》:“戈矛若林,牙旗繽纷。”《后汉书·孔融传》:“ 建安 元年,为 袁谭 所攻,自春至夏,战士所餘裁数百人,流矢雨集,戈矛内接。 融 隐几读书,谈笑自若。” 清 顾炎武 《广昌道中》诗之一:“出车日轔轔,戈矛接江裔。” (2).武士;军队。 唐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翰林三学士》诗:“此府雄且大,腾凌尽戈矛。” 元 尚仲贤 《气英布》第三折:“喒嘱付您箇 张子房 莫愁。看 英布 统戈矛,今番不是强夸口。” (3).战争;冲突。 唐 王昌龄 《箜篌引》:“便令海内休戈矛,何用 班超 定远侯 。”《金*瓶*梅词话》第一回:“雨意云情不遂谋,心中谁信起戈矛。” 清 孙枝蔚 《讥老翁》诗:“岂无贫亲戚,视之若赘瘤。还闻骨肉间,往往生戈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