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陈师道的《题画李白真》 全文: 君不见浣花老翁醉骑驴,熊儿捉辔骥子扶。 金华仙伯哦七字,好事不复千金模。 青莲居士亦其亚,斗酒百篇天所借。 英姿秀骨尚可似,逸气高怀那得画。 周郎韵胜笔有神,解衣磅礡未必真。 一朝写此英妙质,似悔只识如花人。 醉色*欲尽玉色起,分明尚带金井水。 乌纱白紵真天人,不用更著山岩里。 平生潦倒饱丘园,禁省不识将军尊。 袖手犹怀脱靴气,岂是从来骨相屯。 仰视云空鸿鹄举,眼前纷纷那得顾。 是非荣辱不到处,只恐朝来有新句。 勿吾身后不要名,尚得吴侯费百金。 江西胜士与长吟,后来不忧身陆沉。
参考注释乌纱(1).指古代官员所戴的乌纱帽。 唐 皮日休 《夏景冲淡偶然作》诗:“祗隈蒲褥岸乌纱,味道澄怀景便斜。” 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赞>序》:“龙竹自携,乌纱不整;异貌无匹,华姿若生。”《平山冷燕》第一回:“喝声未絶,只见班部中闪出一官,乌纱象简,趋跪丹墀。” (2).泛指官帽。 清 洪楝园 《后南柯·辞职》:“想当年司宪护高牙,误军事褫乌纱,如炉王法便追拿。”参见“ 乌纱帽 ”。 (3).借指官位。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与之大夫》:“覷了这人情笑杀,可道当今底是识乌纱。”参见“ 乌纱帽 ”。 (4).黑纱织物。参见“ 乌纱髻 ”。 天人(1) 天和人;天象和人事 天人之际 天人合一 (2) 仙人;神人;才能或容貌出众的人 (3) 特指天子 不用 用不着,不必 不用你管这事 你留步吧,不用下去了 山岩亦作“ 山嵓 ”。险峻的高山。《诗·小雅·伐木》“伐木丁丁” 汉 郑玄 笺:“言昔日未居位,在晨之时,与友生於山巖伐木,为勤苦之事。”《三国志·魏志·东沃沮传》:“夏月恆在山巖深穴中为守备。” 北周 庾信 《谢赵王示新诗启》:“藏之山嵓,可使云雾鬱起。”今本嵓作“巖”。 陈毅 《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孤军七昼夜,战败在山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