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元代乔吉的《【商调】集贤宾_咏柳忆别恨》 全文: 咏柳忆别。 恨青青画桥东畔柳,曾祖送少年游。 散晴雪杨花清昼,又一场心事悠悠。 翠丝长不系雕鞍,碧云寒空掩朱楼。 揎罗袖试将纤玉手,绾东风摇损轻柔,同心方胜结,缨络绣文球。 绾不成鸳鸯双叩,空惊散梢头。 一双锦鸠。 何处忘忧?听枝上数声黄栗留,怕不弄春娇巧转歌喉。 惊回好梦,题起离情,唤醒闲愁。 雨睛珠泪收,烟颦翠黛羞,殢风流还自怨风流。 病多不奈秋,未秋来早先消瘦。 晓风残月在帘钩。 不要你护雕,阑花甃香,荫苍苔石径纲。 只要你盼行人终日替我凝眸,只要你重温灞陵别后酒。 如今时候,只要向绿阴深处缆归舟。
名句书法欣赏 绾不成鸳鸯双叩,空惊散梢头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不成 ——作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常与“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鸳鸯(1) 亚洲一种亮斑冠鸭(Aix galericulata),它与西半球的林鸭关系较近,常被人工饲养。比鸭小,雄的羽毛美丽,头有紫黑色羽冠,翼的上部黄褐色;雌的全体苍褐色;栖息于池沼之上,雌雄常在一起 自名为鸳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比喻恩爱夫妻 惊散受惊而逃散。《晋书·姚泓载记》:“ 道济 率 王敬 、 沉林子 等逆衝 绍 军,将士惊散。” 南朝 梁武帝 《古意》诗之一:“飞鸟起离离,惊散忽差池。” 宋 苏辙 《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卒凶暴恣行……畏罪惊散,欲为乱。” 茅盾 《子夜》十七:“直到 吴荪甫 汽车上的喇叭在大门外接连叫了两次,门房里那一伙男女方才听到。牌局立刻惊散了。” 梢头(1) 树枝的顶端 月上柳梢头 (2) 原木的细端 (3) 〈方〉∶末尾;尽头 市镇梢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