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流谦的《观小儿瓮戏》 全文: 五岁小儿初学涉,绝艺亦知天所赋。 想见九牛可倒曳,已堪赤手擒猛虎。 向来瓮戏真伟观,傥非目击嗤浪语。 器小犹须百斤重,兵以壮夫端恐仆。 笑谈牛取两足上,电转风旋疾如许。 便令百试百不失,父兄从傍亦矜诩。 市人骇叹俱失声,我自平生未曾睹。 武阳盛气盖全燕,寄区狡谋踣二虏。 论年固已一倍长,此儿谁肯哙等伍。 虎变鹰扬看异时,经营一饱常细事。 世人禀赋有特异,常理未可求其故。 相秦童子才毁齿,说项郎君方断乳。 拜归怀中笑橘堕,群戏道傍知李苦。 登门已解叙通家,对客颇能嗔字父。 劾鼠狱词老吏服,汗简清规乃翁沮。 卓识有此更惊人,彼以力称吾未与。 行行三十成何事,但耗太仓如雀鼠。 怃然自笔仍自怜,强说功名在迟暮。 人言速成当不久,如我定应千万寿。
名句书法欣赏 便令百试百不失,父兄从傍亦矜诩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百试多次试用。 元 虞集 《贺丞相墓志铭》:“公始侍中,年壮气鋭,出入践敭,百试无替。” 不失(1).不偏离;不失误。《易·随》:“出门交有功,不失也。” 孔颖达 疏:“以所随之处不失正道,故出门即有功也。”《论衡·量知》:“御史之遇文书,不失分銖。” 刘盼遂 集解:“不失分銖,不出一点差错。” (2).不遗漏;不丧失。《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魏源 本义:“恢恢疎阔而自无漏网之人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酌奇而不失其真,翫华而不坠其实。” (3).还算得上;不愧。 明 胡应麟 《诗薮·外编·元》:“故蹈 元 之辙,不失为小乘;入 宋 之门,多流於外道也。” 茅盾 《子夜》十七:“ 吴荪甫 干笑着说:‘能进能退,不失为英雄。’” 父兄(1) 父亲与兄长。 兼仗父兄之烈。——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泛指家中长辈,或用作偏义复词,指兄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矜诩 夸耀。 若自矜诩。——清· 方苞《狱中杂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