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佚名的《木兰花/玉楼春》 全文:晓烟生绿树,听叶底、数声莺。
 正节届清明,蓂开七荚,梦叶长庚。
 桥门旧时冠带,念短檠、读尽夜深灯。
 文价乾坤推重,世紏父子同登。
 莹然玉雪做精神。
 野鹤见长身。
 算婉画崇台,活人多少,自合长生。
 荆襄暂烦佐幕,听秋风鼓角夜连营。
 唤起隆中豪杰,共图盖世功名。
 
 参考注释莹然 形容光洁明亮的样子 珠玉莹然 玉雪(1).白雪。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黄钟十一月》:“彤云垂四面之叶,玉雪开六出之花。” 宋  杨万里 《送邹元升归安福》诗:“我昔见子 卢谿 南,炯如玉雪照晴嵐。” 明  杨慎 《谢同乡诸公寄川扇》诗之二:“自觉金风爽仙驭,谁将玉雪洒人寰。” (2).喻洁白美丽。 唐  韩愈 《殿中少监马君墓志》:“眉眼如画,髮漆黑,肌肉玉雪可念。” 元  汤式 《柳营曲·薛琼琼弹筝图》:“玉雪颜,翠云鬟, 昭阳殿 里醉了几番。” 明  王世贞 《石羊生传》:“儿时肌体玉雪,眉目朗秀。” (3).喻高洁。 唐  唐彦谦 《吊方干处士》诗之一:“不谓高名下,终全玉雪身。” 宋  赵以夫 《孤鸾·梅》词:“记当年曾共花前笑,念玉雪襟期,有谁知道。” (4).借指白色的花。 宋  范成大 《连夕大风凌寒梅已零落殆尽》诗:“玉雪飘零贱似泥,惜花还记赏花时。” 清  朱鹤龄 《禊日石湖社集》诗:“祓除无异 永和 年,玉雪遗坡赏倍妍。” (5).喻少妻或爱子。 宋  辛弃疾 《菩萨蛮·重到云岩戏徐斯远》词:“君家玉雪花如屋,未应山下成三宿。” 邓广铭 注:“详词中戏语或当在 徐 氏已经续婚之后。” 金  元好问 《吊岳家千里驹》诗:“掌中玉雪恩怜在,笔底云烟取次休。” 精神(1) 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