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佚名的《庆清朝》 全文: 朏月生西,杓星建未,画堂昼景偏长。 天生英杰,独向此炎光。 超卓凡尘表物,精神秋水自清凉。 真奇特,清沟挺秀,敌国传芳。 好是少年折桂,唾手功名就,腾踏飞黄。 君王眷厚,皇华绣斧还乡。 士贵姜谟盛事,未容专美独夸唐。 称觞处,颂闽境、斑戏公堂。
名句书法欣赏 超卓凡尘表物,精神秋水自清凉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超卓高超卓越。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文辞超卓,四座叹之。” 唐 韩愈 《上襄阳于相公书》:“閤下负超卓之奇材,蓄雄刚之俊德。” 宋 陆游 《跋佛智与升老书》:“议论超卓,殆非世儒所及。”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八·玉华山樵》:“仪容俊伟,趣识超卓。” 邹韬奋 《经历》二九:“在这种地方,我们不得不敬佩职业教育社诸先生眼光的远大,识见的超卓,态度的光明。” 凡尘人世间。 宋 谢翱 《送袁太初归剡》诗:“百年綺语堕凡尘, 刘公 不还 谢公 走。” 元 杨景贤 《刘行首》第二折:“你跟着我脱凡尘倒大清高。”《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莫把金枷套颈,休将玉锁缠身。清心寡慾脱凡尘,快乐风光本分。”《红楼梦》第五一回:“名利何曾伴女身,无端被詔出凡尘。” 萧军 《五月的矿山》第三章:“如今这矿山上真是二十八宿下凡尘,各个显神通。” 精神(1) 指意识、思维、神志等 精神为之。——汉· 王充《论衡·订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复旧。——《聊斋志异·促织》 (3) 指内容的实质所在;主要的意义 译者没有体会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饱满 (5) 活跃;有生气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挠之精神。——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秋水 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望穿秋水 清凉 凉而使人清爽的 清凉的夜风吹拂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