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禹偁的《送戚维戚纶之阆州亳州》 全文: 古人贵道德,岂以禄位拘。 有道不在位,颜回舜之徒。 无德殃且至,商受为独*夫。 以此固名节,富贵安足图。 睢阳戚先生,今世古之儒。 终身不求仕,没齿唯诵书。 孝爱睦姻族,淳谨化里闾。 文翁变蜀土,尚以德位俱。 仲淹居汾水,专用素教敷。 青青子衿辈,栉比曳朝裾。 盛德苟无报,吾道将焉如。 鲤庭生二子,骊颌委双珠。 朴厚有父风,学业张皇谟。 各登进士科,齐乘使者车。 阆中佐郡政,亳社司搉酤。 佐郡古半刺,可使惸嫠苏。 搉酤今权道,亦助军国须。 牵车骥虽屈,补履刃有余。 谁谓佐著作,在上积薪刍。 谁谓光禄勋,其中混琼琚。 我亦何为者,先上青云衢。 伐木空求友,拔茅未连茹。 终待奋直笔,会当伏青蒲。 请慎名与器,愿分贤与愚。 汇征补皇极,戮力张道枢。 巨鱼方喣沫,相忘在江湖。 冥鸿当顺风,接翼摩太虚。 此志尚壹郁,此别良悲吁。 苦县且密迩,剑关多崎岖。 于役勿为叹,加饭聊自娱。 尺素惠好音,无惜双鲤鱼。
参考注释进士科隋 唐 科举制度取士的科目之一。始于 隋炀帝 ,至 唐 代特受重视。以后其他科目仅存空名,无足轻重,进士科遂成为科举制度中的唯一科目。《太平广记》卷一七八引 唐 李肇 《唐国史补》:“进士科,始於 隋 大业 中,盛於 贞观 永徽 之际,縉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明 陈继儒 《群碎录》:“进士科, 隋煬帝 大业 元年始,后世因之。”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四节:“科举以进士科为主,考试诗赋,以声病对偶定优劣,完全着眼于文字形式方面。” 使者(1) 受命出使的人,泛指奉命办事的人 欢迎来自亲密邻邦的友好使者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 魏。——《史记·魏公子列传》 (2) 比喻带来某种信息的人或事物 南国的人们也真懂得欣赏这些春天的使者。——《花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