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曹勋的《和王倅见惠十篇》 全文: 若人富文史,皮里罗阳秋。 婉此建安格,当从古人求。 醉侯岂可縻,当封富民侯。
  名句书法欣赏  若人富文史,皮里罗阳秋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文史(1).文书记事。《汉书·司马迁传》:“僕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汉书·东方朔传》:“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 (2).指文学、史学的著作或知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其文史则有 袁  殷 之曹, 孙  干 之辈。”《北史·山伟传》:“ 伟 涉猎文史, 孝明 初, 元匡 为御史中尉,以 伟 兼侍御史。” 唐  杜甫 《送李校书二十六韵》:“十五富文史,十八足宾客。” 清  孙枝蔚 《送王金铉归里》诗:“ 晋 世擅风流, 汉 贤足文史。” (3).指诗话、文评之类的书。《新唐书·艺文志四》“丁部集录总集类”有“文史类”一目。凡所以讥评文人之得失者,如《文心雕龙》、《诗品》等,均列入该类。 阳秋(1).指 孔子 所著《春秋》。 晋 时因避 晋简文帝  郑后  阿春 讳,改春为“阳”。 唐  司空图 《华帅许国公德政碑》:“虽乏润色之功,夙慕《阳秋》之旨。” 清  钱谦益 《与吉水李文孙书》:“循览行状,文直事覈,大阐 定  哀 之微词,一洗《阳秋》之典笔。” (2).史书的通称。 宋  梅尧臣 《依韵和钱深推官见寄》:“无才不敢学《阳秋》,嗜酒时能问大酋。” 清  孙枝蔚 《广化寺谒忠烈祠步吴梅村韵》之三:“何人直笔擅《阳秋》,可惜清流葬浊流。” (3).谓褒贬。《晋书·褚裒传》:“ 譙国  桓彝 见而目之曰:‘ 季野 有皮里阳秋。’言其外无臧否,而内有所褒贬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郭生》:“ 王 諦视之,其所涂留,似有阳秋。” (4).指年龄。《晋书·王献之传》:“陛下践阼,阳秋尚富,尽心竭智以辅圣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