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金代元好问的《水调歌头 庚辰六月,游玉华谷,回过少姨庙》 全文: 中语,为之赋仙人词,今载於此。 梦入云山宫阙幽。 鸾同侣鸳凤流。 桂月竟夜光不收。 世俗扰扰成嚣湫。 醉飞星驭鞭金虬。 八仙浪迹追真游。 龟玉笙蹄四十秋。 摩霄注壑须人求。 觅剑如或笑刻舟。 阳燧非无鹿里俦。 元鼎以来虚昆丘。 东井徒劳冠带修。 松餐竹饮度蜃楼。 嵩顶坐笑垂直钩。 只应惭愧刘幽州。 又题知音者无惜留迹。 云山有宫阙,浩荡玉华秋。 何年鸾同侣,清梦入真游。 细看诗中元鼎,似道区区东井,冠带事昆丘。 坏壁碗风雨,,醉墨失蛟虬。 问诗仙,缘底事,愧幽州。 知音定在何许,此语为谁留。 世外青天明月,世上红尘白日,我亦压嚣湫。 一笑拂衣去,嵩顶坐垂钩。 前诸刹,因过少姨祠,遂周行廊庑, 得古仙人词於壁间。 然其首章,直 挺有烈丈夫语气,其死而不忘,盖无疑,其能道此语亦无疑。 观者不当以文体古今之变而疑仙语也。 噫,仙山 而世人莫之识也。 予三人者,乃今见之,夫岂偶然哉。 再拜留迹,以附知音者之末云。 浑源雷渊题。
参考注释八仙 神话传说中道教八位神仙,即汉钟离、李铁拐、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浪迹 居无定所,漂泊流浪 浪迹天涯 真游谓作道教胜地或道观之游。 宋 王安石 《登小茅峰》诗:“物外真游来几席,人间荣愿付苓通。” 宋 叶适 《谢除华文阁待制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表》:“俾再通於禁籍,尚糜素廪,仍躡真游为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