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堤平步散情初适,此去垂虹才咫尺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镃的《宿吴江县》 全文: 参考注释平步平常之举步。比喻轻易。 唐 白居易 《浔阳岁晚寄八郎中庾三十三员外》诗:“虚怀事僚友,平步取公卿。” 宋 辛弃疾 《摸鱼儿·观潮上叶丞相》词:“风波平步,看红斾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一折:“想皇天既与他十分,也注还他一分禄,包的个上青云平步取。” 清 赵翼 《飓风歌》:“不然竟刮海水竭,平步可达扶桑红。” 散情谓排遣郁闷之情。《孔子家语·曲礼公西赤问》:“ 颜渊 之丧既祥, 颜路 馈祥肉於 孔子 。 孔子 自出而受之,入,弹瑟以散情,而后乃食之。” 垂虹(1).指 垂虹桥 。 宋 张元干 《青玉案》词:“平生百绕 垂虹 路,看万顷,翻云去,山澹夕暉帆影度。” 宋 姜夔 《庆宫春》词序:“予别 石湖 归 吴兴 ,雪后夜过 垂虹 ,尝赋诗云:‘ 长桥 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 (2).指 垂虹桥 上的 垂虹亭 。 宋 张元干 《点绛唇》词:“醉泛 吴松 ,小舟谁怕东风大。旧时经过,曾向 垂虹 卧。” 咫尺(1) 比喻相距很近 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 咫尺之遥 (2) 比喻微小 无咫尺之功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