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闻道王明府,仁声已四傅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刘宰的《代柬寄当涂大夫王去非》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闻道(1).领会某种道理。《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唐 韩愈 《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明 李贽 《卓吾论略》:“吾父子儻亦闻道於此,虽万里可也。” (2).听说。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四:“闻道 长安 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二折:“岂不闻道是哀哀父母劬劳。” 李木庵 《东山吟》:“闻道时危党錮急,伤心不许问家国。” 王明谓天子之圣明。《易·井》:“九三,井渫不食,为我心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孔颖达 疏:“井之可汲,犹人可用……若遭遇贤主,则申其行能。” 宋 苏轼 《画车》诗之二:“九衢歌舞颂王明,谁惻寒泉独自清?赖有千车能散福,化为膏雨满重城。” 清 姚鼐 《泊采石值沉南雷来为姑熟山长夜话因赠》诗:“安有才如万斛珠,不汲王明藏井甃。” 仁声(1).指具有教化作用,能使风俗变得淳厚的音乐或乐声。《孟子·尽心上》:“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 赵岐 注:“仁声,乐声《雅》《颂》也。” 汉 王褒 《洞萧赋》:“其仁声,则若颽风纷披,容与而施惠。” (2).指施行仁德而赢得的声誉。 汉 扬雄 《羽猎赋》:“仁声惠於北狄,武谊动於南邻。”《三国志·蜀志·杨戏传》:“初自 燕 、 代 则仁声洽著,行自 齐 、 鲁 则英风播流。” 唐 元稹 《郑涵授尚书考功郎中冯宿刑部郎中制》:“二帝三王之所以仁声无穷,绩用明而刑罚当也。” 宋 王安石 《送王蒙州》诗:“仁声已逐春风到,使节犹占夜斗行。” 明 刘基 《感兴》诗之一:“昭代仁声浹九夷,野无矛戟有鎡基。”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编》:“民则簞食壶浆,商则市肆无惊,岂非仁声素著,信义先行者所能如此哉!”参见“ 仁闻 ”。参阅 宋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尽心章句上》。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