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应麟的《鳖山》 全文: 天柱不可折,柱折不可撑。 九鼎不可覆,鼎覆人莫扛。 袁公烈丈夫,独立东南方。 欲以一己力,代国相颉颃。 适遭宋祚移,耻为不义戕。 奋然抱志起,誓欲扫搀枪。 拔剑突前麾,手回日月光。 敌势愈猖獗,山摧失忠良。 鸣呼绝伦志,不得骋才长。 妻孥悉从溺,枯骨夜为襄。 忠烈动天地,游魂为国殇。 山水倍堪悲,抱恨彻穷苍。 穹苍幸一息,庶几纪星霜。 西风白杨路,哀猿号崇冈。 解剑挂墓柏,泣下沾衣裳。 惜哉时不利,抽毫述悲伤。
名句书法欣赏 欲以一己力,代国相颉颃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欲以 即“欲以(之)”,想借(此) 侯生…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 欲以动上意。(即“欲以之动上意”的省略。)——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一己 自己;个人 一己之私 不以一己之利。——清·黄宗羲《原君》 不以一己之害。 一己之能。——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国相(1).古时辅政的大臣。《左传·宣公十二年》:“困兽犹鬭,况国相乎!” (2).比喻具有辅国之才的人。《史记·晋世家》:“ 晋公子 贤,而其从者皆国相。” (3).指王国或封国辅政之臣。 宋 陆游 《蜡弹省札》:“大者为王……其国并置国相一员,委本国选择保奏,当降真命。” (4).指侯国的长官。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南史五·宋州郡国相》:“ 扬州 南徐州 诸州但有令长,自 南豫州 以下始有国相。” 颉颃(1) 鸟上下飞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诗·邶风·燕燕》 何缘交颈为鸳鸯!期颉颃兮共撬翔。——《警世通言》 (2) 泛指不相上下,相抗衡 藩夏连辉,颉顽名辈。——《晋书·文苑传序》 故颉颃以傲世。——《东方朔画赞》 浙江才士,二人不相颉颃。——《英烈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