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九日讲武恭纪》 全文: 四海遍雍熙,三秋阅虎罴。 代当全盛际,节应大蒐时。 日月中天丽,旌旗旷野麾。 军容森甲胄,坰牧物黄骊。 爽气浮仙仗,卿云映御帷。 虎贲争蹻蹻,戎御尽师师。 拂剑霜华动,弯弓月影披。 马嘶黄*菊野,雁过白云陲。 组练生光焰,衡镳中式仪。 九宫罗画戟,六甲载云旗。 舞锷游丝袅,穿正闪电驰。 古来歌七德,今日炳重离。 圣治辉千载,天威震四夷。 銮舆归紫极,扈从咏周诗。
参考注释圣治至善之治。亦用以称颂帝王之治迹。《庄子·天地》:“官施而不失其宜,拔举而不失其能,毕见其情事而行其所为,行言自为而天下化,手挠顾指,四方之民莫不俱至,此之谓圣治。” 清 唐孙华 《进呈御览诗一百韵》:“圣治今无外,王师古有征。” 千载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天威(1) 天道威严;也指帝王的威严 (2) 神奇的威力;神威 四夷(1).古代华夏族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含有轻蔑之意。《书·毕命》:“四夷左衽,罔不咸赖。” 孔 传:“言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被髮左衽之人,无不皆恃赖三君之德。”《后汉书·东夷传》:“凡蛮、夷、戎、狄总名四夷者,犹公、侯、伯、子、男皆号诸侯云。” (2).泛指外族、外国。 清 魏源 《<圣武记>叙》:“不忧不逞志于四夷,而忧不逞志于四境。”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 中国 之在天下,见夫四夷之则效上国,革面来宾者有之;或野心怒发,狡焉思逞者有之;若其文化昭明,诚足以相上下者,盖未之有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