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皎然的《答俞校书冬夜》 全文: 夜闲禅用精,空界亦清迥。 子真仙曹吏,好我如宗炳。 一宿觌幽胜,形清烦虑屏。 新声殊激楚,丽句同歌郢。 遗此感予怀,沈吟忘夕永。 月彩散瑶碧,示君禅中境。 真思在杳冥,浮念寄形影。 遥得四明心,何须蹈岑岭。 诗情聊作用,空性惟寂静。 若许林下期,看君辞簿领。
名句书法欣赏 遥得四明心,何须蹈岑岭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四明山名。在 浙江省 宁波市 西南。自 天台山 发脉,绵亘于 奉化 、 慈溪 、 馀姚 、 上虞 、 嵊县 等县境。道书以为第九洞天,又名 丹山赤水洞天 。凡二百八十二峰。相传群峰之中,上有方石,四面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称 四明山 。《三才图会·四明山图考》:“ 四明山 者, 天台 之委也。高兴华顶,齐跨数邑。自 奉化 雪竇 入,则直谓之 四明 。行山中大约五六十里,山山盘亘,竹树葱菁,众壑之水,乱流争趋。入益深,猿鸟之声俱絶,悄然嘻呬通顥气,觉与世界如絶,不似 天台 之近人也。道书称第九洞天。峯凡二百八十二,中有 芙蓉峯 ,刻 汉 隶‘四明山心’四字。其山四穴如天窻,隔山通日月星辰之光,故曰 四明 。” 何须犹何必,何用。 三国 魏 曹植 《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宰相曰:‘七千可为多矣,何须万?’” 宋 贺铸 《临江仙》词:“何须绣被,来伴拥蓑眠?” 鲁迅 《华盖集·导师》:“青年又何须寻那挂着金字招牌的导师呢?” 岑岭高山。《文选·木华<海赋>》:“岑岭飞腾而反覆, 五岳 鼓舞而相磓。” 张铣 注:“岑岭,山也。言波浪如山飞腾,上下反覆。” 唐 皎然 《答俞校书冬夜》诗:“遥得 四明 心,何须蹈岑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