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九峰歌二十韵题文彭刻冻石砚山章》 全文: 武夷名实著汉书,九曲之称自朱子。 一曲必有一峰环,九峰之名由是起。 蔡沈遂以号先生,注书不出晦翁轨。 用是名者亦已夥,舆志不可数偻指。 独兹九峰乃砚山,复刻为章创文氏。 想其灯光遇四筐,老坑珍物获累累。 未必一一中章材,异想天开忽为此。 一曲勒马耸临溪,二曲玉女凌云峙。 三曲揽石何砐硪,四曲李仙高岌嶬。 五曲窈窕称大藏,六曲城高赤城拟。 七曲苍屏更殊致,八曲鱼磕其石埼。 九曲最深号灵峰,俯括厥八子孙视。 上为砚山下即章,兼施并用成双美。 或纪岁月或识言,寿承于是意深矣。 玉箸金剪无弗具,巧勿伤纤含至理。 或云吴闽难缩地,盍想山石名所始。 一卷原可概万峰,须弥微尘为其柢。 春风䢴上咏九峰,日月爝火诚小耳。 置我砚南静对之,活画不言契妙旨。 吴公子札品周乐,吾于斯亦云观止。
参考注释春风(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九峰借喻 九疑山 。 唐 罗隐 《湘妃庙》诗:“九峰相似堪疑处,望见 苍梧 不见人。” 日月(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爝火炬火,小火。《庄子·逍遥游》:“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难乎!” 成玄英 疏:“爝火,犹炬火也,亦小火也。” 唐 杜牧 《又谢赐告身鞍马状》:“萤光爝火,何裨日月之明;弱质孤根,但荷乾坤之德。” 宋 梅尧臣 《送梵才吉上人归天台》诗:“我言亦爝火,岂使万木灰?” 瞿秋白 《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文学》十四:“无论怎样歌颂,始终一天一天的消灭,只剩得爝火微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