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拟渔人复至桃花源不复得路》 全文:忆昔入桃源,万古仙家趣。
 桑麻满平畴,绯英缬千树。
 惜我羁世网,未能骖云雾。
 洞口执手别,殷勤频属付。
 重来问仙源,历历想前度。
 云水两渺茫,欲涉迷故路。
 归来日已西,租吏守门户。
 烹鸡送租吏,自愧初心误。
 
 参考注释云水(1).云与水。 唐  杜甫 《题郑十八著作丈故居》诗:“ 台州 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 宋  陆游 《长相思》词:“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三折:“这堝里云水林峦,甚么去处。” (2).谓漫游。漫游如行云流水的飘泊无定,故称。 唐  黄滔 《寄湘中郑明府》诗:“莫耽云水兴,疲俗待君痊。” 明  高启 《太湖》诗:“我性好游观,夙负云水债。” 清  施峻 《中途见雁》诗:“云水家何在,风尘味已諳。” (3).指僧道。僧道云游四方,如行云流水,故称。 唐  项斯 《日东病僧》诗:“云水絶归路,来时风送船。”《宋史·方技传下·莎衣道人》:“帝岁命内侍即其居设千道斋,合云水之士,施予优普。” 明  李中馥 《原李耳载·寻亲诚感》:“ 原 邑 赵孝子 名 威晋 ,其父好黄冠术,遇全真云水,无不以礼下之。” (4).河流名。在今 广东省  乐昌县 南境。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 林水 自源西注于 瀧水 ,又与 云水 合。” 渺茫(1) 时地远隔,模糊不清 一别音容两渺茫。——白居易《长恨歌》 (2) 烟波辽阔的样子 扶桑已在渺茫中。——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故路旧途。 三国  魏  曹操 《苦寒行》:“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