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月望轮当几望日,灵台推测合应随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上元镫词·其一》 全文: 参考注释月望望月,满月。月满之时,通常在月半,故亦用以指旧历每月十五日。《吕氏春秋·精通》:“月也者,羣阴之本也。月望则蚌蛤实,羣阴盈。” 高诱 注:“月,十五日盈满,在西方与日相望也。” 唐 王度 《古镜记》:“是后每至月望,则出镜於暗室,光尝照数丈。”《资治通鉴·晋简文帝咸安元年》:“詰朝月望,文武并会,吾将讨焉。” 胡三省 注:“至十五日,日月相望,谓之月望。” 清 袁枚 《续新齐谐·鳖精》:“女掩耳曰:‘腐气迂儒之谈,勿污吾耳。’因口吐白金一锭,细珠数粒示观察云:‘此緑袍人聘我礼也,约月望来取。’”参见“ 月相 ”。 望日农历每月十五或十六日 望日前后。——清· 林觉民《与妻书》 七月望日。——清· 袁枚《祭妹文》 灵台(1) 指心;心灵 不可内于灵台。——《庄子·庚桑楚》 (2) 放灵柩或死者遗像、骨灰盒的台 灵台左右排列着花圈 推测根据已知的测度未知的 推测后果 从效果推测动机 合应(1).互相感应。 汉 班固 《西都赋》:“天人合应,以发皇明。乃眷西顾,寔惟作京。” (2).互相配合。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游冶子弟怀毒蓄机,日伺 倭 来,里外合应。” 理应,应该。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问拟》:“其所犯例与律俱无正条,则用比照法,合应比照某律,比照某例定拟。”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