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朱棣的《孝子诗》 全文: 经言孝有三,能养亦称难。 况乃蠲形体,循天得所安。 长鱼昔吮毒,蔡顺恻忘餐。 流耀古今史,永思匪棘栾。 卓哉汤氏子,柔下善承欢。 疗病回眉寿,心斋甘露漙。 神天佑孝子,懿行照琅玕。 思乐余嘉尔,清风染笔丹。
参考注释况乃亦作“况乃”。亦作“况廼”。 1.恍若,好像。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赤石进帆海》诗:“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髮。” 唐 杜甫 《江边星月》诗之一:“餘光隐更漏,况乃露华凝。” 唐 元稹 《和乐天秋题曲江》:“况乃江枫夕,和君《秋兴》诗。” (2).何况;况且;而且。《后汉书·王符传》:“以罪犯人,必加诛罚,况乃犯天,得无咎乎?”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临海峤初发彊中作与从弟惠连见羊何共和之》:“兹情已分虑,况廼协悲端。” 宋 王安石 《酬冲卿月晦夜有感》诗:“夜云不见天,况乃星与月。” 形体(1) 身体形状 生物学家们塑造了形体完整的中国猿人模型 形体态度。——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2) 物体的形状及其结构 中、英文的形体远远不同 天得谓得之于天,天然具备。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悬然天得,不谋成心。” 唐 韩愈 《南阳樊绍述墓志铭》:“ 绍述 无所不学,於辞於声天得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