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之世的《赠杜玄洲将军》 全文: 生来胆识最超群,掌上兵机指画分。 三入武闱魁浙水,独提偏帅领涯濆。 断鳌岛澨城依垒,射雉山椒箭没云。 驻劄恰当琼要害,长驱欲扫瘴妖氛。 弓弯满月乌号靶,旗飐垂虹虎爪纹。 碧海无波人偃甲,绿林息警燧沈煴。 鸡声晓漏屯吹角,鼍吼空江浪打鼖。 每入郭门张绿幕,径邀所辈醉红裙。 觥筹错落豪能整,诗翰纷披雅且文。 芳茗自教童子瀹,沈香时对韵人焚。 诙谈五夜殊无倦,轰饮千杯亦不醺。 白眼剧怜肝胆热,清歌微觉齿牙芬。 幕中才调真无匹,海外诗坛近有闻。 裘带昔传羊叔子,风流今许杜将军。
参考注释碧海 碧蓝色的海 无波(1).不起波澜。《文子·上德》:“使人无渡河,可;使河无波,不可。” 唐 杜甫 《泛江》诗:“方舟不用楫,极目总无波。” 金 元好问 《超禅师晦寂庵》诗:“无波古井静中天,三尺藜床坐欲穿。” (2).以喻时世安定。《旧唐书·玄宗纪上》:“上稟圣謨,下凝庶绩;八荒同轨,瀛海无波。” 偃甲(1).藏甲衣不用,谓停止战争。《晋书·苻坚载记》:“开山泽之利,公私共之,偃甲息兵,与境内休息。” (2).指埋伏兵士。《陈书·陆子隆传》:“ 子隆 设伏於外,仍闭门偃甲,示之以弱。及 行师 至,腹背击之, 行师 大败,因乞降。” 绿林 原为山名,位于湖北当阳东北。西汉末,新市人王匡、王凤等领导过绿林山起义。后以此称聚众抗官或劫富济贫的行为 绿林好汉 息警不再告警。谓平静无战事。《魏书·蠕蠕传》:“ 阿那瓌 镇卫北藩,御侮朔表,遂使 阴山 息警, 弱水 无尘。” 唐太宗 《赐郑元璹书》:“知公已共可汗结和,遂使边亭息警,烽火不燃。” 明 张居正 《答应天抚院宋阳山言防倭》:“近年海寇息警,人心颇懈,僕窃以为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