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岁岁逢迎沙岸间,北人多识绿云鬟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杨巨源的《相和歌辞大堤曲》 全文: 名句书法欣赏
参考注释逢迎(1) 违心趋奉迎合 逢迎拍马 (2) 迎接 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沙岸(1).用沙石等筑成的堤岸。《吴越备史》卷一:“初定其基,而江涛昼夜衝激,沙岸板筑不能就。”《宋史·河渠志七》:“去岁海水泛涨,湍激横衝,沙岸每一溃裂,常数十丈。” 元 黄溍 《佘山》诗:“春云牢落鴈无声,沙岸参差石有稜。” (2).沙滩。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野旷沙岸浄,天高秋月明。” 清 黄景仁 《后观潮行》:“海风捲尽江头叶,沙岸千人万人立。” 北人(1).泛称北方之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南人宾至不迎,相见捧手而不揖,送客下席而已;北人迎送并至门,相见则揖,皆古之道也。” 唐 皇甫松 《浪淘沙》词:“蛮歌豆蔻北人愁,蒲雨杉风野艇秋。” 宋 王安石 《红梅》诗:“春半花纔发,多应不奈寒。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 (2).特指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三年》:“ 契丹 翰林承旨、吏部尚书 张礪 言於 契丹 主曰:‘今 大辽 已得天下,中国将相宜用中国人为之,不宜用北人及左右近习。’” (3).复姓。《庄子·让王》有 北人无择 。 多识亦作“ 多志 ”。博学广记。《易·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礼记·缁衣》:“故君子,多闻质而守之;多志质而亲之,精知略而行之。” 孙希旦 集解:“多志,多见而识之也。”《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羣,可以怨;邇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於鸟兽草木之名。’”《汉书·叙传下》:“寓言淫丽,託风终始,多识博物,有可观采。”《新唐书·褚遂良传》:“人之立身,不可以无学。 遂良 所谓多识君子哉!” 云鬟(1).高耸的环形发髻。 唐 李白 《久别离》诗:“至此肠断彼心絶,云鬟緑鬢罢梳结。” 元 杨暹 《刘行首》第四折:“脱红裙,着布衣,改云鬟为丫髻。” (2).泛指乌黑秀美的头发。 清 郑燮 《贺新郎·赠王一姐》词:“竹马相过日,还记汝、云鬟覆颈,胭脂点额。” (3).借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宋 晁补之 《绿头鸭·韩师朴相公会上观佳妓轻盈弹琵琶》词:“算从来、司空惯,断肠初对云鬟。” 明 无名氏 《赠书记·男妆避选》:“拚将身命赴黄泉,强如宫禁锁云鬟。”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悔嫁》:“都祇説,属鬚眉,终较胜云鬟素面。”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