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吴芾的《寄季元集》 全文:剑池有逸人,过我谈我理。
 自谓出嚣尘,知足更知止。
 高标拂烟云,雅志在山水。
 既作陶渊明,且慕赤松子。
 我方闻绪余,固已生欢喜。
 正欲叩渊源,独恨未暇耳。
 忽云桐柏山,此去甚密迩。
 拟一往其间,寻真访遗址。
 不久便可还,毕此玄妙旨。
 一去寂无音,逢人问行李。
 人言不复来,征车已西指。
 反把游山屐,去踏长安市。
 似闻稍留连,尚稽归故里。
 未免傍人门,乞怜应忍耻。
 纵使得美官,所丧亦多矣。
 嗟哉人学仙,如君能有几。
 冥鸿合高翔,不谓事乃尔。
 徒有懒窝名,却入旋窝里。
 始知听空言,未若观素履。
 意者天爱君,要君行处是。
 虑或成沈迷,败道自此始。
 聊复小挠之,欲其全暮齿。
 庶发坚固心,永无尘念起。
 
 名句书法欣赏 正欲叩渊源,独恨未暇耳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渊源 源流,本原 测其渊源,览其清浊,未有厉俗独行若宁者也。——《三国志·管宁传》 事物渊源 未暇谓没有时间顾及。 汉  张衡 《东京赋》:“因 秦 宫室,据其府库,作 洛 之制,我则未暇。” 汉  刘桢 《杂诗》:“驰翰未暇食,日昃不知晏。”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 镜机子 曰:﹞‘此肴饌之妙也,子能从我而食之乎?’ 玄微子 曰:‘予甘藜藿,未暇此食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曾名品之未暇,何事理之能闲哉!”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如右所言,大抵关於种类,而於情伪得失,未暇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