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山肤有时得虞猎,不比彘肉烹连毛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梅尧臣的《王屋高送王屋知县孙秘丞》 全文: 参考注释山肤(1).即石耳。体呈扁平圆形,固着于石面,多产于悬崖石壁上,可供食用和药用。 汉 枚乘 《七发》:“肥狗之和,冒以山肤。” 宋 梅尧臣 《送王屋知县孙秘丞》诗:“山肤有时得虞猎,不比彘肉烹连毛。” 清 方以智 《通雅·饮食》:“或曰,山肤,石耳之类。” (2).指山产的美味食品。参见“ 山肤水豢 ”。 (3).山的表层。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从其内穿隙透窍,多有旁穴,上引天光,外逗云影,知其东透山肤甚薄,第穴小竇悬,不容人跡,漫为出入耳。” 清 汪洪度 《黄山领要录·黄山》:“山肤剥尽,而骨仅存。” 郭沫若 《井冈山巡礼》诗:“树下每每无寸草,山肤只剩赤条条。” 有时(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周礼·考工记·序》:“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 唐 张乔 《滕王阁》诗:“叠浪有时有,閒云无日无。”《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心里反悔 凤翔 多了 焦 家这件事,却也有时念及,心上有些遣不开。”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从一个游乐场带到另一个游乐场,有时坐下来看一阵,有时站在那里停一会。” (2).谓有如愿之时。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 唐 刘云 《婕妤怨》诗:“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 不比不同于,有差异,不可相比 不想今年不比往年。——刘半农《拟拟曲》 连毛指带发。《醒世姻缘传》第十回:“他説:‘一个连毛姑子叫是 海会 ,原是他亲戚家的丫头,后来出了家。’” 孔厥 袁静 《新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老爹说:‘你也入了邪?快安分守己,巴结着好好干;赶明儿娶了媳妇……’ 大水 不耐烦的说:‘别提了!一辈子不剃头,也不过是个连毛僧,我还不如去当兵呢!’”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