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唐代王珪的《依韵和王宣徽奉安中太乙神像》 全文: 太乙真庭结宝坛,中涵元象本无言。 三山波涌楼台近,北极星环剑佩尊。 岁人飞宫初在丑,神移列驭直从坤。 妖氛自逐灵旂卷,瑞谷常登御廪蕃。 晓日破红浮门栱,夕云凝紫护周垣。 龙随圣笔栖碑首,鹤带仙书语洞门。 天马应歌来伏卫,岳祗聊职听朝昏。 传闻词客新吟苦,玉案缠承上帝恩。
参考注释妖氛亦作“ 妖雰 ”。1.不祥的云气。多喻指凶灾、祸乱。《左传·昭公十五年》“吾见赤黑之祲” 晋 杜预 注:“祲,妖氛也。” 三国 魏 曹植 《魏德论》:“神戈退指,则妖雰顺制。”《隋书·卫玄传》:“近者妖氛充斥,扰动 关 河 。”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允降》:“上 稽山 看妖氛清尽,勒铭归国。” 清 邹容 《狱中答西狩》诗:“一朝沦地狱,何日扫妖氛?” (2).妖气。《西游记》第九五回:“ 行者 早已知识,见那公主头顶上微露出一点妖氛。”参见“ 妖气 ”。 灵旂见“ 灵旗 ”。 登御(1).举用。 汉 蔡邕 《释诲》:“ 倕氏 兴政於巧工, 造父 登御於驊騮。” (2).进荐给帝王。《后汉书·皇后纪序》:“合法相者,载还后宫,择视可否,乃用登御。” 唐 韩愈 《苦寒》诗:“贤能日登御,黜彼傲与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