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无血刃的解释
指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
成语出处:
《北史·序传·凉武昭王李暠》:“昭王以纬世之量。为群雄扬奉,兵无血刃,遂启霸业,乃修敦煌旧塞。”
成语例句:
制胜以谋,兵无血刃。 ◎唐·陆贽《诛李怀光后原宥河中将吏并招谕淮西诏》
繁体写法:
兵無血刄
注音:
ㄅㄧㄥ ㄨˊ ㄒㄩㄝˋ ㄖㄣˋ
兵无血刃的近义词:
- 兵不血刃 兵:兵器;刃:刀锋。兵器上没有沾血。形容未交锋就取得了胜利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
- 兵未血刃 犹兵不血刃。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与严武》:“ 高适 是 肃宗 所任命的统帅, 永王 为地方兵
- 兵不接刃 作战时兵器没接触,谓战事顺利,未经交锋或激战而取得胜利。《吕氏春秋·怀宠》:“兵不接刃,而民服若化。
兵无血刃的反义词:
- 血流成河 形容被杀的人极多。《三国演义》第三九回:“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康有为 《答南北美洲诸华侨论中
成语语法:
作定语、状语;形容未经交战就取得胜利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without striking a b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