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苏辙的《答孔平仲惠蕉布二绝》 全文:裘葛终年累已轻,薄蕉如雾气尤清。
 应知浣濯衣棱败,少助晨趋萃蔡声。
 灯笼白葛扇裁纨,身似山僧不似官。
 更得双蕉缝直掇,都人浑作道人看。
 
 名句书法欣赏 灯笼白葛扇裁纨,身似山僧不似官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灯笼 照明用具,有透明的罩防风,通常有支架或提手 白葛(1).白夏布。 唐  杜甫 《送段功曹归广州》诗:“ 交趾 丹砂重, 韶州 白葛轻。” 唐  谭用之 《贻费道人》诗:“谁如 南浦 傲烟霞,白葛衣轻称帽纱。” 宋  苏轼 《病中游祖塔院》诗:“紫李黄瓜村路香,乌纱白葛道衣凉。” (2).蔓草。白兔藿的别名。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六三:“不知谁唱归春曲,落尽溪头白葛花。” 宋  刘子翚 《有怀》诗之十:“篮舆梦想行山处,白葛花开细雨中。”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白兔藿》。 山僧(1).住在山寺的僧人。 北周  庾信 《卧疾穷愁》诗:“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 唐  刘长卿 《寻盛禅师兰若》诗:“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 元  李宗冽 《题岳溪禅林精舍》诗:“山僧四五人,屡访期识面。”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七:“百觅 理安寺 ,始与山僧晤。” (2).僧人自称的谦词。《五灯会元·法眼宗·罗汉琛禅师》:“众人既尽在此,山僧不可无言。”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师曰:‘山僧过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