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班怎么写好看:
过班书法图片
过班历史词典解释
官场用语。清朝对官员因保举或捐纳而升官阶之称呼。如知县升知府,县丞升知县之类。
清朝制度,外官因保举或捐纳迁升官阶称过班。道员为最高班次,以下知府、同知、通判、知州、知县、佐杂各为一班,分别称为道班、府班、同通州县班、佐杂班。例如由知府捐升道员,即称为过道班。见《清会典事例吏部除授》。
词语分解:
- 过班的解释 清 代官吏因保举或捐纳迁升官阶。道员为最高班次,以下则知府,同知、通判、知州、知县、佐杂各为一班,分别称为道班、府班,同通州县班、佐杂班。老残游记第四回:“老兄可以捐个同知,今年随摺一个过班,明年春间大案,又是一个过班,秋天引见,就可得 济东泰武临道 。” 李劼人 大6*波第一部第一章:“我这个出钱捐的过班候补知府,既无言责,而竟出名反对部大臣,那成什么体统呢?”
- 过的字典解释 过 (過) guò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过江
- 班的字典解释 班 bān 一群人按次序排成的行列:排班
历史官职推荐:乌撒乌蒙等处宣慰司
官署名。设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隶云南行省。置司于乌撒路今贵州威宁,领乌撒、乌蒙今云南昭通、东川今云南会泽、茫部今云南镇雄北四路军民政务。置宣慰使、同知、副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