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元代倪瓒的《戊寅十二月丹丘柯博士过林下赋诗次韵酬答》 全文: 积雪被长坂,卧疴守中林。 山川虽云阻,舟楫肯见寻。 倾盖何必旧,相知亦已深。 惊风飘枯条,清池冒重阴。 联翩双黄鹄,飞鸣绿水浔。 顾望思郁纡,裴徊发悲吟。 愿言齐羽翼,金石固其心。 欢乐何由替,黄发期满簪。
名句书法欣赏 惊风飘枯条,清池冒重阴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惊风 小儿病名。急惊风、慢惊风的统称 枯条干枯的枝条。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悴叶更辉,枯条以肄。” 晋 陶潜 《杂诗》之七:“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 唐 李商隐 《池边》诗:“日西千遶池边树,忆把枯条撼雪时。” 重阴亦作“ 重隂 ”。1.指云层密布的阴天。 汉 张衡 《南都赋》:“玄云合而重隂,谷风起而增哀。” 南朝 宋 谢惠连 《咏冬》:“繁云起重阴,迴飈流轻雪。”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连日重阴,人谓必雨。” (2).指阴雨。 三国 魏 曹植 《赠王粲》诗:“重阴润万物,何惧泽不周?”《文选·成公绥<啸赋>》:“济洪灾於炎旱,反亢阳於重隂。” 李周翰 注:“云雨谓之重隂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守塉》:“亢阳则出谷颺尘,重阴则滔天凌丘。” (3).指地下。 (4).犹浓阴。 汉 王粲 《七哀诗》之二:“山冈有餘暎,巖阿增重阴。” 唐 王维 《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诗:“緑树重阴盖四邻,青苔日厚自无尘。” (5).双重庇荫。 晋 潘岳 《杨荆州诔》:“余以顽蔽,覆露重隂。仰追先考,执友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