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闰六月十二日夜闻蛩》 全文: 解衣欲就寝,皎月当窗入。 何来蟋蟀吟,枕畔数声急。 想为报秋信,先期鸣唧唧。 咽露已含凉,振羽犹无力。 听久不成眠,旋起披衣立。 徘徊倚轩楹,往事堪追忆。 忆我少年时,感秋多叹息。 亦知终何禆,兴逼不能默。 程子乃达者,见猎有喜色。 我岂如彼贤,好吟实旧习。
参考注释不成 ——作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常与“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披衣将衣服披在身上而臂不入袖。 三国 魏 曹丕 《杂诗》之一:“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唐 韦应物 《寄冯著》诗:“披衣出茅屋,盥漱临清渠。”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二人披衣待旦,别 袁 而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