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魏了翁的《阁学袁侍郎以朝鲤豢龙两图见寄索和豢龙》 全文: 乾坤包万有,纳纳百囊罟。 人位乎两间,利与害为御。 一气贯四时,五风偕十雨。 神龙以为畜,扰御不予侮。 河有背负图,庭无漦流女。 义理之不明,人情自疑沮。 范围吾职分,往往吾违拒。 同室操戈鋋,一身隔肺俯。 帝王豢龙意,弃置那复取。 四灵非不灵,有不得其所。 生息之相吹,古今镇如许。 古人体天意,万物我其主。 虫莫知於龙,拊循如士伍。 今何故无人,亦足验胸府。 声和凤来仪,心平辔如组,矧伊人中瑞,治乱係嘿语。 欲入而闭门,谁出不由户。 兹事阙人心,作诗附农圃。
名句书法欣赏 范围吾职分,往往吾违拒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范围 上下四周的界限 活动范围 势力范围 职分(1) 职务范围内应尽的责任 忠陛下之职分。——诸葛亮《出师表》 为君之职分。——明· 黄宗羲《原君》 (2) 又 职分难明。 (3) 官职;官位 往往(1) 每每;时常 往往而死者相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老李往往工作到深夜才睡 (2) 处处;到处 往往山出棋置。——《史记·货殖列传》 卒中往往语。——《史记·陈涉世家》 往往有得。——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 纷纷 吴王之弃其军亡也,军遂溃,往往稍降太尉、梁军。——《史记·吴王濞列传》 则文学彬彬稍进,诗书往往间出。——《汉书·司马迁传》 违拒亦作“ 违距 ”。违抗;不服从。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赋》序:“是岁 齐明 作相,疑论未决,密驰表疏,劝徵 慧景 ,折简而召,必不违拒。” 南朝 梁 江淹 《萧拜相国齐公十郡九锡章》:“违距以深,追增怵迫。” 元 无名氏 《谢金吾》楔子:“如有违拒者,依律论罪。” 清 陈天华 《猛回头》:“朝廷固然是不可违拒,难道説这洋人的朝廷,也不该违拒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