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八虞二虢周亲睦,右戚敦伦盛本根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集张照书千文为春帖子词四十首·其二十七》 全文: 参考注释八虞周 代八个掌管山泽的官员。《国语·晋语四》:“及其即位也,询于八虞。” 韦昭 注:“ 贾 唐 曰:‘八虞, 周 八士,皆在虞官, 伯达 、 伯括 、 仲突 、 仲忽 、 叔夜 、 叔夏 、 季随 、 季騧 。’”《初学记》卷十二引 汉 胡广 《侍中箴》:“ 辛 尹 是访,八虞是询。” 二虢指 周 宗室 虢仲 、 虢叔 兄弟。《国语·晋语四》:“﹝ 文王 ﹞敬友二 虢 ,而惠慈二 蔡 。” 韦昭 注:“二 虢 , 文王 弟 虢仲 虢叔 也。”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昔二 虢 不辞两国之任,其德厚也。” 周亲至亲。《书·泰誓中》:“虽有周亲,不如仁人。” 孔 传:“周,至也。言 紂 至亲虽多,不如 周 家之少仁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周亲忍去骗孤孀,到此良心已尽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萝公主》:“彼虽周亲,然舌耕谓何也?” 右戚皇家贵戚。《南史·蔡撙传》:“臣预为右戚,且职在纳言,陛下不应以名垂唤。”《旧唐书·长孙无忌传》:“或情缘右戚,遂陟台阶;或顾想披荆,便蒙夜拜。”《新唐书·杜式方传》:“子 悰 ,尚公主, 式方 以右戚,輒病不视事。” 敦伦(1).谓敦睦人伦。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智》:“好恶敦伦,无伤恶之心,无隐忌之志……故其心舒。”《明史·职官志二》:“务各期以敦伦善行,敬业乐羣,以修举古乐正,成均之师道。” 清 钮琇 《觚賸·两大文章》:“况皇上至圣至仁,以 尧 舜 之道治天下,敦伦厚俗,远迈前朝。” (2).指闺房之事;房事。 明 于慎行 《<颜氏家训>后叙》:“夫其言閫以内,原本忠义,章敍内则,是敦伦之矩也。”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真赏难逢》:“世俗以夫妇之事为敦伦。” 鲁迅 《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我想,这和时而‘敦伦’者不失为圣贤,连白天也在想女人的就要被称为‘登徒子’的道理,大概是一样的。” 本根(1).草木的根干。《左传·隐公六年》:“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藴崇之,絶其本根,勿使能殖。” 宋 李纲 《论用兵》:“以多胜敌者,必将以殄灭为期,而不再举,其机在多。譬犹拔大木之本根,非众其力则不可。” 清 邵曾训 《蚕妇吟》:“种桑亦爱枝叶多,空抱本根奈尔何。” (2).根本。指事物的最重要部分。《庄子·知北游》:“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万物畜而不知,此之谓本根。” 成玄英 疏:“亭毒羣生,畜养万物,而玄功潜被,日用不知,此之真力,是至道一根本也。” 宋 司马光 《赠邵兴宗》诗:“君子固无愧,立身明本根。” 明 李东阳 《祁阳县学重修记》:“其弊也,则修节目而弃本根。” (3).根基,基础。《晋书·刘颂传》:“借令愚劣之嗣,蒙先哲之遗绪,得中贤之佐,而树国本根不深,无干辅之固,则所谓任臣者化而为重臣矣。”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久食其赐,信乃弥坚,渐而奉为圭臬,视若一切存在之本根。” (4).指基地。 宋 陆游 《山南行》:“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 关中 作本根。”《宣和遗事》后集:“神京者, 太祖 、 太宗 一统之本根。” (5).本原,初始。《北齐书·杜弼传》:“窃惟《道》《德》二经,阐明幽极,旨冥动寂……实众流之江海,乃羣艺之本根。”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原其本根,皆是国家百姓,进退皆死,诚可閔伤。” 宋 陈亮 《普明寺长生谷记》:“及至后世,於民之中又有为释老之徒者,坏形恶服,不耕不蚕,以自枯槁于山林,而求识其所谓心性之本根者。” (6).指最初的。 汉 王充 《论衡·正说》:“説《论语》者,但知以剥解之问,以纤维之难,不知存问本根篇数章目。” (7).根由,根源。《汉书·张耳陈馀传》:“具道本根所以,王不知状。” 宋 范仲淹 《润州谢上表》:“议治乱之本根,求治乱之故事。” 章炳麟 《四惑论》:“法律本浮栖之物,无可索其本根,类如是矣。” (8).喻指帝室。《汉书·诸侯王表序》:“内亡骨肉本根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宗藩·二邵王建白》:“天下将谓主上薄于本根,非亲亲盛节。” (9).喻指家乡,故土。 明 刘基 《题解于伯机杜工部诗后》诗:“我今亦飘泊,不得归本根。”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