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有时微风起,瑟瑟泛虚籁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松阴午憩》 全文: 参考注释有时(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周礼·考工记·序》:“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 唐 张乔 《滕王阁》诗:“叠浪有时有,閒云无日无。”《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心里反悔 凤翔 多了 焦 家这件事,却也有时念及,心上有些遣不开。”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三:“ 夏世富 把他从一个游乐场带到另一个游乐场,有时坐下来看一阵,有时站在那里停一会。” (2).谓有如愿之时。 唐 李白 《行路难》诗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掛云帆济沧海。” 唐 刘云 《婕妤怨》诗:“秋扇尚有时,妾身永微贱!” 微风(1).轻微的风。《荀子·解蔽》:“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於上,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 汉 班婕妤 《怨歌行》:“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宋 范成大 《春晚》诗之二:“微风尽日吹芳草,蝴蝶双双贴地飞。” 清 刘纯熙 《日暮》诗:“宿鸟树高下,微风云重轻。”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六章:“那面深绿色的绣有和平鸽的旗帜,也被人插到地堡上,在微风里轻轻地飘荡。” (2).指日趋衰微的风俗。 唐 杜甫 《杜鹃行》:“ 蜀 人闻之皆起立,至今相效传微风。”微,一本作“ 遗 ”。 瑟瑟(1) 形容风声或其他轻微的声音 秋风瑟瑟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2) 形容颤抖 瑟瑟发抖 虚籁(1).空寂无声。《文选·谢庄<月赋>》:“声林虚籟,沦池灭波。” 吕延济 注:“谓风止林籟虚而不鸣。” (2).指风。 唐 杜甫 《游龙门奉先寺》诗:“阴壑生虚籟,月林散清影。” 杨伦 笺注:“虚籟谓风也。” 唐 唐彦谦 《咏竹》:“醉卧凉阴沁骨清,石牀冰簟梦难成。月明午夜生虚籟,误听风声是雨声。”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