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 凭高眺鸿洞,念古一超忽 |
释义 |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宋祁的《擬杜工部九成宫》 全文: 参考注释凭高登临高处。 唐 李白 《天台晓望》诗:“凭高远登览,直下见溟 渤 。” 前蜀 韦庄 《婺州水馆重阳日作》诗:“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苦吟。” 明 刘基 《念奴娇·红树》词:“凭高凝睇, 赤城 相去不远。” 亦作“ 凭高 ”。凭借高处。 清 黄鷟来 《回澜阁》诗:“河流此日望迴澜,杰阁凭高纵大观。” 清 黄鷟来 《文选楼怀古》诗:“不用凴高叹陈迹,江山文藻自长存。” 鸿洞虚空混沌;漫无涯际。《淮南子·精神训》:“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閔,澒濛鸿洞,莫知其门。” 高诱 注:“皆无形之象。” 唐 柳宗元 《天对》:“东西南北,其极无方,夫何鸿洞,而课校修长。”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岂有乾坤斡运,元气鸿洞,反不能聚而上升,成至尊之主宰哉!” 融通,连续貌。《淮南子·原道训》:“靡滥振荡,与天地鸿洞。” 高诱 注:“鸿,大也。洞,通也。”《文选·王褒<洞箫赋>》:“风鸿洞而不絶兮,优嬈嬈以婆娑。” 李善 注:“鸿洞,相连貌。” 一超(1).谓一次破格升迁。《晋书·蔡谟传》:“左长史一超而侍帷幄,再登而厕纳言;中兴已来,上德之举所未尝有。” (2).犹言一跃。《朱子语类》卷一○五:“学问亦无箇一超直入之理,直是銖积寸累做将去。” |
随便看 |
|
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