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近谋远的解释
语本《孟子·离娄上》:“道在邇而求諸遠。”意谓舍弃近便的,追求遥远而无把握的。《後汉书·臧宫传》:“舍近謀遠者,勞而無功;舍遠謀近者,逸而有終。”
成语出处:
《后汉书?臧宫传》:“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繁体写法:
捨近謀遠
注音:
ㄕㄜˇ ㄐㄧㄣˋ ㄇㄡˊ ㄧㄨㄢˇ
舍近谋远的近义词:
- 舍近求远 形容做事走弯路或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也说“舍近谋远” 这种东西本地就出产,
- 舍近务远 放弃近的,谋求远的。《后汉书·伏湛传》:“陛下捨近务远,弃易求难,四方疑怪,百姓怨惧,诚臣之所惑也。
- 舍近即远 见“ 捨近务远 ”。
成语语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常用程度:
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seek far and neglect what lies close at h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