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哀鸿遍野 |
释义 | 哀鸿遍野 拼音:āi hóng biàn yě,简 拼:ahby 哀鸿遍野的解释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成语例句:我记得历史上的罗马何等殷阗繁盛,怎么今日却是哀鸿遍野,春燕无归,满眼凄惶。★清·梁启超《新罗马》 繁体写法:哀鴻遍野 注音:ㄞ ㄏㄨㄥˊ ㄅㄧㄢˋ ㄧㄜˇ 哀鸿遍野的近义词:
哀鸿遍野的反义词: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贬义,形容无家可归景象 成语故事:西周时期,周厉王任命荣夷公为卿士,对内残酷剥削,疯狂敛财,搞得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派卫巫监督百姓的言行,搞得人心惶惶。愤怒的人们起来反抗,赶走了周厉王。周宣王即位,他带领卿士巡访城郊,见到到处都是“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的惨状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starving people fill the land. 俄语翻译:отовсюду слышалисъ стенáния стрáждущих и голодáющинх 成语谜语:满地燕悲鸣 读音注意:遍,不能读作“piàn”。 写法注意:哀,不能写作“衷”或“衰”;鸿,不能写作“洪”。 |
随便看 |
成语词典包含56657条成语解释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成语的释义、故事及用法解析,是成语学习及工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