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鉢组词_鉢字怎么组词_鉢组词有哪些_带鉢字的词语 |
组词 | 鉢的解释:鉢bō 见“钵”。 笔画数:13; 部首:釒; 笔顺编号:3411243112341 鉢开头的词语:
指红宝石。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僧伽罗国精舍上建表柱,置鉢曇摩罗伽大宝,宝光赫奕联暉,照耀昼夜。季羡林等校注鉢曇摩罗伽,梵文音 亦作钵釪。僧人的食器。亦指传法之器。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王刘听林公讲,王语刘曰向高坐者,故是凶物。復更听,王又曰自是 见鉢拏。 指僧人。含调侃意。宋陶穀清异录钵盂精行脚僧惊举子驴举子扬鞭曰鉢盂精,且理会取养命圆! 僧人用以裹身的独幅毡。梵语的音译。 钵。梵语的音译。唐宗密盂兰盆经疏卷下鉢和罗饭者,鉢中饭也。梵云鉢多罗,此云应量器,和字讹也。今时但云鉢者,畧也。 钵略指西突厥可汗沙钵略。因泛指塞外。五代谭用之塞上诗之二鉢略城边日欲西,游人却忆旧山归。 见鉢袋。 念珠。梵语的译音。珠多以木槵子颗为一串,每念一佛名,即过一子。牟梨曼陀罗咒经其身一手持如意珠,一手把鉢塞莫。 亦作钵那。钱。梵语的音译。据说八十枚贝珠为一钵拏,十六钵拏为一迦利沙钵拏。大宝积经菩萨藏会大自在天授记品定应以此五百羯利 布施僧尼的钱财。宋苏辙杨惠之塑维摩像诗真人遗意世莫识,时有游僧施鉢钱。宋史宗室传三镇王竑妻吴氏为比丘尼,赐惠浄法空太师, 亦作钵帒。犹衣钵。佛教中由师授徒表示传法的袈裟和钵。引申为传授下来的思想学术技能等。宋陆游别建安诗之一三十年来云水僧,常 犹授钵。僧侣传授衣钵等法物。引申为思想学术技能方面的传授与继承。清钱谦益文毅赵公神道碑于是乎灯传鉢授,为留中永錮之法。 红莲花。梵语的音译。大宝积经菩萨藏会金毗罗天受记品时金毗罗与其部从,即持种种天曼陀罗华殟鉢罗华鉢特摩华拘贸陀华奔荼利华。 唐代乐舞节目。传自西域。唐张祜容儿钵头诗两边角子羊门里,犹学容儿弄鉢头。盛器。西游记第五三回拿这鉢头儿去,是必多取些来。 僧人的饭单,多用绸片或厚纸折合而成,斋食时用以放置铺垫钵盂。宋范成大净慈显老为众行化且示近所写真戏题五绝就作画赞之二冒雪 见鉢盂。 僧人盛放钵盂的袋子。四分律杂揵度之二手捉鉢难护持,佛言听作鉢囊盛,不繫囊口。鉢出,佛言应绳繫,手捉鉢囊难护持。宋苏轼题净 钵中之龙。事本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前秦僧涉僧涉一作沙公者,西域人也能以祕祝下神龙。每旱,坚常使之呪龙。俄而龙便下鉢中,天輒 鉢结尾的词语:
谓传授佛法。衣,袈裟钵,食具。佛教禅宗自初祖至五祖皆以衣钵相传,作为传法的信证,六祖以后不再传。后亦泛称师徒传授继承。宋 亦作托钵。手托钵盂。指僧人赴斋堂吃饭或向施主乞食。钵。梵语的省音译,意为应器。比丘的食器。联灯会要雪峰义存禅师鐘未鸣,鼓 见沿门持鉢。 称僧人的钵盂的敬辞。法苑珠林卷五一男女擎持宝鉢,满中七宝,取无穷尽。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六和持宝鉢,八敬捧金臺。 亦作乳钵。研细药物的器具,形如臼而小。宋洪迈容斋四笔雷公炮炙论癥块者,以硵砂硝石二味,乳鉢中研作粉,同煅了,酒服,神效。 契丹语。相当于汉语的行在。辽主的行营。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六北人谓住坐处曰捺鉢是契丹家语,犹言行在也。宋王易重编燕北录所谓 梵语的音译。又译为优昙优昙华优昙钵罗优钵昙华乌昙跋罗。即无花果树。产印度,我国云南等地亦有生长。其花隐于花托内,一开即敛 佛成道时,四天王各献一石钵,佛受之,重迭为一而用,故称四钵。见普曜经四天王上钵品。南朝梁简文帝庄严旻法师成实论义疏序手擎 僧侣云游各地时所持的食器。元张宪寄中山隐讲师诗风廊巡夜虎,云鉢听经龙。 亦作纳宝。契丹语译音。相当于汉语的行在。辽金元时国君的行营。元周伯琦扈从诗前序啟行至大口,留信宿,歷皇后店皁角,至龙虎臺 即火盆。郭沫若行路难他话还没有落脚便向火钵里吐了起来。巴金神鬼人他把壶放回到烧着练炭的火钵上。参见火盆。 用陶土和沙烧制的钵头。用作盛器或食具。清曹寅和孙子鱼食荠诗寄二弟沙鉢穷家活,皇天茁此徒。 相传为佛陀所用的食钵。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二佛鉢,青玉也,受三斗许。晋法显佛国记卷上昔月氏王大兴兵众,来伐此国,欲取佛鉢 陶钵。僧人用的食器。元虞集送开元雪窗光禅师归平江诗八月露水繁,石鉢满华蜜。元萨都剌贺天竺长老訢笑隐召住大龙翔集庆寺诗衲衣 涂上漆的钵盂。元吴师道和黄晋卿北山纪游诗传玩遗髹鉢,兴嗟对殯宫。 锡杖与食钵。均为僧人云游必备之具,因以代指僧人行踪。唐李峤送沙门弘景道俊玄奘还荆州应制诗荆南旋杖鉢,渭北限津梁。何日紆真 僧尼用于化斋盛食的钵盂。白雪遗音马头调小尼姑逐日里送真经,使的奴家舌头破,血染法鉢。 古代歙州出产的一种钵。宋韩驹食煮菜简吕居仁诗争贪歙鉢暖,不觉定盌空。宋陆游晨起偶题诗风炉歙鉢生涯在,且试新寒芋糝羹。 僧徒的食器。用铁制成,故称。唐戴叔伦赠行脚僧诗木杯能渡水,铁鉢肯降龙。唐白居易游悟真寺诗至今铁鉢在,当底手跡穿。 谓效僧人以钵盂进食。宋陈善扪虱新话山谷欲效佛氏献食近时士大夫乃多效浮屠家以鉢盂而食,食时谓之展鉢,无乃好奇之过。 见击鉢催诗。 咒龙请雨之钵。典出晋书艺术传僧涉僧涉能以祕祝下神龙,每旱,坚常使之呪龙请雨。俄而龙下鉢中,天輒大雨,坚及羣臣亲就钵观之。 降伏毒龙的佛钵。佛本行集经迦叶三兄弟品如来化迦叶三兄弟,至优娄频螺村,求一止息处,彼有一草堂,迦叶一弟子病下痢,秽草堂, 僧侣游方时所带的钵盂。亦借指人们出行时所携的食具。元张养浩中都道中诗露湿弊袍寒衬月,风餐行鉢暗凝尘。 即钵。僧尼的食器。宋苏轼与参寥师行园中得黄耳蕈诗遣化何时取众香,法筵斋鉢久凄凉。 木制的钵。僧人所用食器。元萨都剌送龙翔寺约上人之俗归宜兴状寺诗早趁鐘声持木鉢,夜随灯影认禪牀。 佛教语。托钵。南朝梁沉约述僧设会论至时持鉢往福众生。唐吴融金陵遇悟空上人诗东阁无人事渺茫,老僧持鉢过丹阳。引申为行脚。清 盛饭的钵盂。元张宪赠西僧诗胡经函贝叶,饭鉢繫椰瓢。 原指僧尼挨门向人求布施,后泛指到处乞求施舍。明高攀龙讲义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若天分之我不承受,此家当,我却无分了,便至 见沿门持鉢。 鉢居中的词语:
中国禅宗初祖至五祖师徒间传授道法,常付衣钵为信,故称。旧唐书方伎传神秀昔后魏末,有僧达摩者,本天竺王子,以护国出家,入南 植物名。梵语。又译为乌钵罗沤钵罗优钵剌。即青莲花。多产于天竺,其花香洁。百喻经贫人作鸳鸯鸣喻昔外国节法庆之日,一切妇女, 菩提树的别称。又名思惟树。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金刚座上菩提树者,即毕鉢罗之树也。昔佛在世,高数百尺,屡经残伐,犹高 南朝齐竟陵王萧子良,常于夜间邀集才人学士饮酒赋诗,刻烛限时,规定烛燃一寸,诗成四韵。萧文琰认为这并非难事,乃与丘令楷江洪 方言。大蒜的根。如拳头有蒜钵子大。 梵语。即优昙钵。南史夷貊传下波斯国国中有优鉢曇花,鲜华可爱。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三豫章之诗,贯穿驰骋,工夫精到,虽未极古之 梵文的音译。意为羊毛。 犹传衣钵。谓继承祖业。宋陆游示子聿诗我死汝应传鉢袋,勉持愚直报明时。 南海古国名。即堕和罗国。暹罗古都大城梵名音译。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真腊水真腊国西至堕罗鉢底国,南至小海,北即陆真腊。 |
随便看 |
|
组词大全共收录13436条组词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字的组词方法及造句方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