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梦圆飞天》出自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 【课文】 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令全世界华夏儿女难忘的日子。 深秋的戈壁大漠,寒风凛冽。从大清早开始,人们就把目光聚集到这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此刻,载人航天发射场亮如白昼,与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来了,手举鲜花的少先队员来了,嘹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响起来了……人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为“神舟”5号飞船送行,与航天员杨利伟送行。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 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杨利伟,面向五星红旗肃然伫立。 “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透过防护面罩,他的眼神显得格外平静。 “出发!”载人航天工程指挥部总指挥郑重地下达命令,刚劲的话语中蕴含着期待与信任。 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五分钟准备!” “一分钟准备!”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点火!” “起飞!” 烈焰升腾,大漠震颤。宛如巨龙的橘红色火焰划破秋日的戈壁长空,托举着“神舟”5号飞船的火箭,在地动山摇般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直指苍穹。 “飞行正常!” 三分钟后,电波传来了杨利伟的声音这声音穿过茫茫太空,传到北京指挥控制中心,传到游弋在浩瀚大洋上的“远望”3号测量船,传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中。 “神舟”5号发射成功!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 飞船以平均90分钟绕地球1圈的速度飞行,从200千米外的太空中,不时传来杨利伟发回的信息。 “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向在太空中工作的同行们问好!向祖国人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问好!感谢全国人民的关怀!”当飞船运行到第7圈,距地面343千米时,杨利伟深情地向地球发回了问候。 “我看到我们美丽的家了!”在与家人通话时,杨利伟兴奋地对儿子说。 “来到茫茫太空,我看到了神奇美妙的景色。舷窗外,阳光把飞船的太阳能帆板照得格外明亮,下面就是人类居住了一万多年的美丽的地球。蔚蓝色的地球披着淡淡的云层,长长的海岸线在大陆和海洋间清晰可辨。飞船高速飞行着,一会儿白天,一会儿黑夜。黑白交替之间,地球的边缘仿佛镶了一道美丽的金边,景色十分迷人。”啊!这就是杨利伟眼中的太空,这就是他眼中的地球。 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今朝终于成真了! 【前言】 《梦圆飞天》这篇富有时代气息的课文报道了我国的“神州”5号飞船发射成功的经过,抒发了中国人民梦想成真的豪情壮志。整篇文章语言生动准确,充满喜悦与自豪。教学重点是着重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悟梦圆飞天的喜悦之情和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因此,在教学时,我紧紧抓住本文的重点词句,通过反复朗读理解文本,感受语言魅力,点燃学生心中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神州”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想。 【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自古人类都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像小鸟一样飞上蓝天,2003年10月15日这天,随着“神州”5号的升空,中国人终于圆了飞天梦(板书课题:5 梦圆飞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2、那激动人心的事同学们通过各种渠道有了一定的了解,请同学们谈谈你所知道的“神州”5号及杨利伟的情况。 二、自读课文(自学要求): 1、读准宇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 2、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3、边读边思考:课文描写了哪些激动人心的场面,是怎样描写的?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 3、指名读描写了激动人心的场面。 四、分段指名读课文 提出学习要求: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五、指导书生字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3.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练读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