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 《楚归晋知罃》原文及翻译 |
释义 | 左传 原文: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王曰:“然则德我乎?”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纍囚,以成其好。二国有好,臣不与及,其谁敢德?”王曰:“子归,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 译文/翻译:晋国人将公子谷臣连同连尹襄老的尸首归还给楚国,要求交换知罃。这时知罃的父亲荀首已经担任中军佐了,所以楚国人就答应了他们。楚共王为知罃送行,说:“你恨我吗?”知罃回答说:“两国用兵,下臣无能,不能胜任自己的任务,作了俘虏。君王的侍从不以我的血涂鼓,使我回国就刑,这是君王的恩惠。下臣实在无能,又敢恨谁?”楚王说:“那么感激我吗?”知罃回答说:“两国为自己的国家着想,谋求宽缓自己的百姓,各自克制自己的忿怒,求得相互谅解。双方释放战俘,以实现友好。两国友好,下臣不曾参与其间,又敢感激谁呢?”楚王说:“你回去,怎样报答我?”知罃回答说:“下臣不承受怨恨之名,君王也不承受恩惠之名,下臣无恨,君王无恩,不知道报答的事。” |
随便看 |
|
文言文经典名篇大全共收录21229篇文言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文言文的释义及阅读试题,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