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 《元史·萧㪺传》原文及翻译 |
释义 | 元史 原文:萧㪺,字惟斗,其先北海人。父仕秦中,遂为奉元人。㪺性至孝,自为儿时,翘楚不凡。稍出为府史,上官语不合,即引退,读书南山者三十年。制一革衣,由身半以下,及卧,辄倚其榻,玩诵不少置,于是博极群书,天文、地理、律历、算数,靡不研究。学者及其门受业者甚众。孛术鲁翀,字子翚,尝从其游,其学益宏以肆。翰林学士承旨姚燧以书抵㪺曰:“燧见人多矣,学问文章,无足与子翚比伦者。”于是㪺以女妻之。㪺尝出,遇一妇人失金钗道旁疑㪺拾之谓曰殊无他人独翁居后耳㪺令随至门取家钗以偿其妇后得所遗钗愧谢还之。乡人有自城中暮归者,遇寇,欲加害,诡言“我萧先生也”,寇惊愕释去。 译文/翻译:萧㪺,字惟斗,他的祖先是北海人。父亲在陕西做官,于是萧㪺成为奉元人。㪺天性极为孝顺,自儿时起,就很优秀表现出不一般。刚成年出任府史,与上级官员言语不合,他就辞职,在南山读书达三十年。萧㪺缝制了一件皮衣,长达下半身,就寝时,就倚卧在榻上,思考诵读,一时也不放弃。他博览群书,天文、地理、律历、算数,无不研究。求学的人登门接受其教诲的非常多。孛术鲁翀,字子翚,曾经跟随萧㪺学习,他的学问更加宏博广大。翰林学士承旨姚燧,在给萧㪺的书信中说“我见的人很多了,在学问和文章上,没有人能够与子翚相提并论。”由此萧㪺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为妻。萧㪺有一次出门时,遇见一个妇人,在路旁遗失金钗,妇人怀疑是萧㪺拾到了,对他说:“这里绝无他人,只有老翁你在后面。”萧㪺让她跟随他到家中,取出自己家的金钗送给她,这个妇人后来找到遗失的金钗,惭愧地送还萧㪺的金钗。萧㪺的一个同乡晚上从城中回家,途中遇到强盗,强盗想要杀害他,同乡诈称,“我是萧先生。”强盗很惊讶,将那位同乡释放之后离开了。 |
随便看 |
|
文言文经典名篇大全共收录21229篇文言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文言文的释义及阅读试题,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