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 常见文言文虚词复习巩固 |
释义 | 常见文言文虚词复习巩固 一、而 1、 连词 (1)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屈原列传》) (2)表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3)表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劝学》) (4)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触龙说赵太后》) (5)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相当于“地、着”等,或不译。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7)表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如: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 2、代词 用于第二人称代词,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如: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3、助词(附在其它词上) (1)表时间,“既而”“俄而”“已而”“而后”等。如: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2)“而已”,放在句未,表示限制的语气,相当于“罢了”。如: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二、何 1、疑问代词 (1)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什么”。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如: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如: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2、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如: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多么、怎么、怎么这样”。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复音虚词 (1)“何如”用在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者“什么样”。如: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2)“何以”,即“以何”。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如: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4、同“呵”,喝问。如: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三、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吗”。如: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表猜度语气,可译为“吧”。如: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如: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4)用在句中停顿处,可不译,相当于舒缓语气。如: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辞》) 2、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亦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四、乃 1、 副词 (1)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承接。可译为“就、才”等。如: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情理上的逆转相悖,可译为“却、竟(竟然)”。如: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3)对数量或范围的限制。可译为“仅”。如: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2、代词,用作第二人称,作定语,译为“你、你的”。如: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用作动词,起帮助判断的作用。可译为“是、就是”。如:嬴乃夷门抱关者。(《信陵君窃符救赵》) 4、复音虚词,“无乃”,表猜测,可译为“恐怕……”。如: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五、其 1、代词 (1)第三人称,可代人、代事物,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们)的、它(们)的、她(们)的”。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一般代人,可译为“他、它、她”。如: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 (3)第一人称,用作定语或主语,译为“我的、我(自己)”。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4)指示代词,表远指,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高考辅导《高考文言虚词复习指要》。(《石钟山记》) 2、副词 (1)表示测度,可译为“大概”。如: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2)表示反诘,可译为“难道、怎么”。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3)表示希望,可译为“还是”。如: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4)表示强调,可译为“可要、可”。如: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连词 (1)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如: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2)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如: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4、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如: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六、且 1、连词 (1)表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如: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2)表并列关系,连接两个动词,可译为“又、并且”。如: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3)表让步关系,可译为“尚且、况且、再说”。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2、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如: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七、若 1、代词 (1)人称代词,可译为“你(的)、你们(的)”。如: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2)指示代词,译为“这、这样、如此”。如: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2、连词 (1)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设”。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2)选择关系,可译为“或、或者”。如: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 与“夫、至”结合,放在一段或者另一层意思的开头,表示他转。如: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岳阳楼记》) 4、动词 (1)译为“像、似”。如: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2)译为“比得上”。如: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八、所 1、助词 (1)组成“所”字结构。后面跟动词,或跟活用为动词的名词或形容词,它和后面的动词组成一个名词性短语,相当于“……的人、事、物、地方”。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衣食所安,弗敢加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2)组成“为……所……”表被动。如: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2、构成复音虚词“所以” (1)表原因。译为“……的原因”。如: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凭借、手段、目的。译为“用来……的”。如: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3、名词 译为“处所、地方”。如: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九、为 1、介词 (1)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如: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琵琶行》) (3)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4)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5)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弈秋》) (6)表被动关系。可译为“被”。如: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2、助词 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可译为“呢”。如: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3、动词 译为“成为、变成、治理、作为、当作、以为、认为、是”等。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十、焉 1、语气助词 (1)陈述语气,可不译。如: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退秦师》) (2)反问语气,可译为“呢”。如: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3)句末助词,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如: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2、代词 (1)表指代,相当于“之”。如:皆山水之奇者,以予故,咸以愚辱焉。(《愚溪诗序》) (2)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3、兼词 (1)相当于“于此、于是”。如:后小山下,怪石 |
随便看 |
|
文言文经典名篇大全共收录21229篇文言文,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文言文的释义及阅读试题,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